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54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人甲,无儿无女,一直独自居住,有一同胞弟弟乙甚少往来。邻居丙常到甲家中为其做饭、陪其聊天,两人关系越来越好。经协商,甲与丙订立书面监护协议,约定丙作为甲丧失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并处理其动产及不动产。2023年8月甲因病住院,丙一如既往关心照顾甲,6个月后甲去世,丙在整理甲遗物时发现甲于2020年3月30日亲笔书写并签名的遗嘱,其内容为甲去世后将其自有房屋赠与丙。

2024年2月,乙得知甲去世并将房屋赠与丙的消息后,便主张该房屋继承权并提起诉讼。乙认为:自己作为甲之胞弟,依法有权继承该房屋,遗嘱无效,丙无权取得该房屋。丙辩称:遗嘱有效,自己愿意接受遗赠,该房屋应归自己所有。

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乙与丙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领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活力。

材料二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程,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与活力”。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加以简要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前行。

延安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1938年8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为了给抗战积蓄力量、给建国储备人才,延安中学的前身——陕甘宁边区中学在战火硝烟中诞生。没有教室宿舍,学生就动手挖窑洞;没有桌椅,就用木板代替;没有课本,学校自己编印…….在那段艰苦又充满光明的岁月里,学习只为救国报国。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中学考察时,勉励同学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近年来,延安中学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通过唱响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故事、朗诵红色诗词等形式,教育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传承延安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分析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应如何传承延安精神。
(3)有人提出:不到延安去,就难以真正传承延安精神。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湖,备受期待。某市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上提交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经该市人大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
2024-04-24更新 | 88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文)

5 .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当年,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率先垂范,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

多年来,宁德始终积极践行这一工作方法。近三年,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宣讲小分队180多支,宣传宣讲4万多场次。深入企业调研和现场办公,更新发布25类33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各级领导干部每月轮流到信访部门接访群众,2023年接待群众2812批6172人次,推动解决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184件,化解矛盾纠纷1178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在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产生、发展和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用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而使我们党站得高、看得远、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回顾新时代的十年伟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始终坚持根植于人民、立基于人民,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主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主题,进而制定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战略。走在时代前列,是一个先进性政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行动自觉。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广泛深入持久地影响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营造法治环境。

当前个人信息被滥用、买卖、泄露的案例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个人信息泄露数已知的达到55.3亿条左右。这表明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可能变成被关在“玻璃房中的裸体人”。

2020年9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未来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党的领导下,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检察机关共办理网络侵害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800余件,同比上升约1.7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部分条款:

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1)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营造维护数据安全的法治环境。

8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发布。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在上级决策部署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发挥党员的作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民众意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4-04-03更新 | 557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高度关注全球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刻不容缓命运与共,和衷共济雪中送炭,授人以渔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指出,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2年11月12日,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粮食安全和减贫领域合作。中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1.5万多吨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
有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关注全球粮食安全是为中国谋利益。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10 . 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把民营经济列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支点,涌现出了月山啤酒集团、永威集团、隆丰皮革、飞鸿包装等一批土生土长的非公有制企业,带动了一大批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改革改制,纳士科技、宇航化工、金山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退出国有领域,成功实现了机制转换;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焦作市引进了昊华集团、蒙牛集团、丹尼斯量贩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优化了焦作市的经济结构,促进了焦作市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化;通过“效能革命”,狠抓发展民营经济环境治理,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层次,形成了本土民营企业、外来民营企业、改制发展的民营企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分析我国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