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60 道试题

1 . 耕地保护是涉及粮食安全的大事,14亿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土地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简称“卫片”)执法有利于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卫片技术区域覆盖性强、监测精度高,在基本农田管理保护执法检查中具有常规监察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过于依赖卫星执法,也容易为违法占地行为留下可乘之机,如通过在相应区域的屋顶临时种上绿植以隐瞒真实情况等。对此,自然资源部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立法进程,并进一步修订《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规则》以促进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提供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如何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治理以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今日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考前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有关部门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领域改革成果,根据宪法初步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草案立足我国国情、粮情,构建了一套严密、科学、完整的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部分省(区、市)人大、全国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征求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青少年是互联网“原住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强调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领域治理体系,健全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出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昨日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三)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国际社会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特点,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都已经处在一个命运相关的共同体当中。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安全层面,丝路沿线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各国政府需要共同维护好丝绸之路沿线和平与稳定,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共同打造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昨日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某离异多年,其儿子程甲和女儿程乙均在外地工作,程某的日常生活经常得到村委会照料。2022年12月底程某病故,程甲、程乙因故不能及时赶回,村委会代为购置丧葬用品,办理了丧葬事宜,花费8000元。程某有存款9万元,没有留下遗嘱。程甲、程乙二人就遗产继承问题产生分歧,程甲认为9万元遗产应该由儿子继承,程乙不同意。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进行调解,人民法庭也对调解工作给予大力指导。

2023年2月11日,经多方调解,程某的两位继承人达成一致意见:为感谢村委会对程某的帮扶,同意将程某的遗产9万元全部捐赠给村委会用于村基础建设及改善村居环境。2023年3月2日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后,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针对调解过程中几个争议的问题,请你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进行法理阐释,并说明最终结果的借鉴意义。
争议焦点(1)若按照法定继承,程甲可以继承多少遗产?(2)村委会获得的9万元是否有效?(3)调解协议是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法理阐释
借鉴意义(4)
昨日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厉庄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模拟(一)政治试卷

6 .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应该聚焦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如果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是“产能过剩”,那就相当于将产品出口跟产能过剩画上等号,这是违背经济理性的逻辑。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作为绿色产品的重要生产国,继续其生产活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保护主义捆绑新能源产业,无疑将削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从相关主要指标来衡量,美欧一些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抱怨缺乏数据支持。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在上涨,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大约是中国国内的两倍,这一方面说明西方所谓“倾销”的说法站不住脚,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正在增加,何来“过剩”之说?

美欧一些国家刻意通过“去风险”等方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阻碍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也会导致其本土企业发展受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中国产能过剩论”予以驳斥。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近年来,深圳、保定、南京等城市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宪法实践活动精彩呈“宪”。2022年12月9日对外开放的南京宪法公园,宪法主题雕塑、宣誓广场、宪法宣传教育展,亮点纷呈。其中,作为“宪之核”的宪法宣誓广场,于组合浮雕中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在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五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期间,律师向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名新入职的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人员,在市民的注视下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阐述宪法主题公园的精彩呈“宪”对于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作用。
昨日更新 | 52次组卷 | 46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新高考七省专用)

8 . 2024年1月23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分阶段、有计划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聚焦“十四五”时期和到2027年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必须处理好“自然无为”和“积极有为”的关系。处理好二者关系要把“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工作摆上日程,“自然恢复为主”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以最小化的人工干预实现目标为主要抓手,对于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则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生态重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谈谈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如何处理好“自然无为”和“积极有为”的关系。
昨日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毛泽东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珍惜、推广、创新“枫桥经验”20周年。

回顾历史,“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守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不变底色,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创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鲜明特征,“红枫义警”把志愿服务引入社会治理、“西城大妈”传递群防群治正能量、“网上枫桥”推动网络空间精准化治理。不应忽视的是,“枫桥经验”在学习推广中也存在模式固化、治理效能不高、智能化程度不足、助力高质量发展效果不彰等问题。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实效,实现创新发展。

从历史传承看,新时代“枫桥经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与“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治国理念、“未雨绸缪、预防在前”的治理理念、“以和为贵、息诉止讼”的司法理念、“重义轻利、义在利前”的文化基因等相契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说明新时代应如何践行“枫桥经验”。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阐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一场场沉浸式主题展,利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3D互动等高新技术,打造智能互动体验展;扫描每件展品对应的二维码即可“云”听讲解……各地博物馆使用文物数字化技术,用现代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激发观众对文物和历史的兴趣。透过一件件精美文物,人们更加珍视文脉的赓续绵延,让“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更加清晰。

方寸之间览千年。漫步博物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走进了历史的长河,会产生一种不易察觉的奇妙共振。回望过去一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等水下考古取得新成果……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昨日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5月考前押题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