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83 道试题
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个时期历史任务的确定是由(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B.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
C.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选择的
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7日内更新 | 323次组卷 | 10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政治试题
2 .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当代青年矢志奋斗,与时代同向同行。今天,以传递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这表明(     
①当代中国为青年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②要顺应时代,以青年进步为新时期工作中心
③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谱写时代华章             
④要以青年为主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4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过程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材料一   福建省政协围绕“深入推进数字福建建设”进行协商式民主监督,制定监督实施方案,组建了包括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在内的监督性调研组创新网上问卷、小分队分头走访等调研方式,深入20家数字产业园区及企业调研,先后召开23场调研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和工作研讨会。发现并指出数字福建建设中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直接执行性牵头部门、实施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等监督性建议和意见,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回应、吸收省政协民主监督成果,并积极部署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设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等任务,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朴板区。

材料二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确保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重要载体,立法机关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工委自2015年设立上海虹桥等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现已设立22个立法联系点,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辐射带动地方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4700多个。截至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就126部法律草案、年度立法计划等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7800余条,220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其中1300余条破直接反映在法律条文之中。

(1)有人认为,政协协商式监督不是“挑骨头”,而是“聚共识”。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义。
4 . 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断卡”“断流”专案行动,2021年1月至9月,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3万名,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这表明我国(     
①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职能
②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③在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④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对于中国的改革,有人如此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梅花扑鼻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发展方向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的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看到改革带来的巨大成就,同时不能忽视亟需正视的问题
④仍需傲霜雪——要绕过深刻转型中积累的问题,寻求改革的捷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3更新 | 372次组卷 | 4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获得对客观世界真理性认识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时代的社会进步。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解放思想,突破时代条件的制约
②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③坚持调查研究,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项
④坚持与时俱进,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A.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4-05-02更新 | 226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就有所差异。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①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③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④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24更新 | 187次组卷 | 5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此举意在(     
①弘扬主旋律,引导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②传播正能量,发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③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④弘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和取缔落后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全会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并首次提出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法治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党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下列选项中,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
②党规适用于党员,法律适用于除党员以外的其他公民
③党规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
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归根到底要符合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不可能永恒不变。这是因为(     
A.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
B.法是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共同意志的体现
C.经济以外的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没有任何影响
D.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24-04-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