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微"时代,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力量,但其发展不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要有效整合媒体资源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③大众文化要坚持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方向
④增强辨别文化性质能力,抵制网络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盛老太和老伴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哥哥霍甲、弟弟霍乙、妹妹霍丙,老伴早些年已过世。对于盛者太的赡养问题,2021年5月,霍甲、霍乙签订了分家赡养协议,均定霍甲放弃未来继承母亲盛老太的三间北房,霍乙将其所有的两间西房转归霍甲,兄弟二人轮流赡养盛老太。协议签订后,霍乙反悔,认为协议中涉及的两间西房是他和妻子共同建设的,应由夫妻二人共同签字确认,因此拒不履行协议,导致兄弟二人均未履行赡养义务,盛老太只能跟随外嫁女儿霍丙一起生活。2023年5月,霍甲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协议有效。

材料二   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当地在养老问题上的具体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老师指导同学们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对于不同的养老方式,要加以辨别比较,从而对当地养老问题形成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霍甲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假设你参加社会调查活动,请运用两种辩证思维方法,谈谈你将如何进行调查研究。要求:思维方法与具体做法相对应。
3 . 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以下对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①在度的范围内促成飞跃可跨越愚昧之巅
②绝望之谷是包含着自我否定的自我更新
③开悟之旅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积累的过程
④曲线反映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05更新 | 101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这两年,“天价雪糕”成为一个话题,动辄十几块到几十块的雪糕,和“普通雪糕”一起躺在店家的冰柜里,让你顺便拿一个去结账时,露出大吃一惊的表情,但此时已经不好意思再放回去了。由于这些贵价雪糕们表面平平无奇躲在冰箱里,却常常在结账时给出“致命一击”,网友便给它们取名为“雪糕刺客”。这表明(       
①生产经营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市场运行规律
②生产经营者应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③消费者应提高辨别能力,善于思考分析,善于明辨是非
④消费者应端正消费态度,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5 . “脱钩断链”损人害己,集团对抗没有前途。

材料一   美国固守冷战思维,大搞封闭排他“小圈子”,将经济科技问题武器化、工具化,破坏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严重威胁。美国利用自身经济地位,胁迫他国选边站队,不择手段地打压中国,完全是“丛林法则”的做法,违背公平正义,注定不得人心。

材料二   中国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经济每多增长1%,与中国有联系的经济体就会多增长0.3%。


多年来,美国在国际贸易、全球供应链合作等领域横行霸道,频繁炒作所谓的中国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胁迫”。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批驳美国的言行。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6-26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政治试题

6 . 中国威胁论”是指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有人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在冷战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一直主导着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思维,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战略。“中国威胁论”,说到底是由于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引起的,是国家崛起中的必然伴随品。


组织一次研讨会,从中国历史文化、现实发展状况、世界发展趋势三个角度,对当前世界上一些人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予以驳斥。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中东地区局势纷繁复杂,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加深,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然而受宗教、政治、外部势力干涉等多重因素影响,中东却一直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近年来,新冠疫情进一步暴露和加剧了中东多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严重影响当地民生和市场稳定。中东国家认识到,在本地区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以谋求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材料二   中国始终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2023年4月6日,在中方斡旋下,沙特和伊朗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恢复外交关系。中方此举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普遍赞誉,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声明,对沙伊恢复外交关系表示欢迎,并感谢中国促成对话。此后,主要中东国家之间的和解外交越发频繁,中东地区迎来了“和解潮”。

材料三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沙特和伊朗间制造矛盾,趁乱加强对中东地区的干涉。有媒体称,沙特和伊朗撇开美国恢复正常关系,凸显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下降,美国对此深感不满与焦虑。对此,美国总统宣称,美国将继续在中东发挥领导力,不会允许中国填补中东的“真空”。


(1)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谈谈对中东地区迎来“和解潮”的认识。
(2)如果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撰写一篇短评,驳斥美国总统的上述说法。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左右。
2023-06-3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检测

8 . 2023年5月18-19日、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总统齐聚西安参加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和中亚国家克服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新路、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在变乱交织的世界局势下,中亚国家深刻认识到有必要相互支持,以抵御安全风险、实现各自国家的发展,这与中方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高度契合,峰会期间、六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为帮助中亚国家发展,习近平主席还宣布将提供总额6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和援助。中亚各国同中国本着团结互利的原则,在务实合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这不仅符合各国人民福祉,更满足了共同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有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及繁荣发展。

然而美国及西方的一些人,囿于自身狭隘的逻辑,只愿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中国和中亚的合作,抹黑中国在“收割中亚”“建立势力范围”。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6-23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国家高度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着力打造质量强国。


       
[案件缘起]

2020年8月3日,易女士通过网络平台一店铺购买L腐乳公司生产的10斤瓷坛腐乳一罐。易女士的丈夫范先生收到快递后将腐乳瓷坛放置餐桌,随即打开瓷坛盖子。正当范先生准备品尝时,瓷坛突然炸裂,致范先生右臂前部及右手受伤,易女士随即报警。经司法鉴定,范先生被评定为九级伤残。范先生与生产厂家、销售店铺沟通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范先生以工腐乳公司和店铺经营者李某某为被告,将其诉至法院。原告范先生要求二被告赔偿各项损失共计22万余元,并提交了接处警登记表、腐乳瓷坛破碎现场图、现场视频以及快递签收时间、医院救治记录、网络平台聊天记录等证据。

[法院判决]

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依据民法典第1202 条和第1203条规定,一审判决生产厂家L腐轧公司和销售店铺经营者李某某共同向范先生赔偿损失22万余元。一审宣判后,L腐乳公司不服提出上诉。2023 年4月28 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决定维持一审判决。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法院为何支持原告的主张。
(2)李某某认为,“自己只是腐乳的销售者,不应当对范先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驳斥该观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存在偏重文化学习、淡化劳动教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有悖教育的初衷。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至此劳动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举措释放出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明晰信号,是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多次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重视劳动教育的合理性。
(2)有学生说,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开展劳动教育没必要。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批驳,列出两点依据即可。
2023-02-1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政治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