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1 . 分析以下图表,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
④市场竞争能推动资源流入效率高的领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初生牛犊不惧虎”。从“无知者无畏”到“艺高人胆大”,这与下图(不考虑其他因素, M 为人的经验值,N 为人的自信度,S 为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所表达的观点不谋而合。从中可以看出(     

①自信度变化的过程中既有连线性,又有间断性
②经验值对自信度的影响是动态的,不存在静态
③自信度下降与提升的原因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④经验值与自信度既对立又统一,是互相影响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4年3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容侵犯,中国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决心意志坚定不移。如果有关国家侵犯中国的主权权益,中方必将坚决回应。国家主权(     )
①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②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是人类历史上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④对外表现为世界所有国家间的相互承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发展县域经济,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材料一

2019—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分布表

区域

2019年(席)

2020年(席)

东部地区

71

68

中部地区

19

21

西部地区

7

8

东北地区

3

3

注:有数据显示,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

材料二   2020年江阴GDP超过4000亿元,位列中国县域经济100强的第二名。

改革开放之初,原本以农业为主的江阴决定“大办乡镇工业”,以横向联合、加工配套为主要生产形式,以上海等地的退休工人为主要技术力量,实现了财富的初创积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江阴积极与浦东开发开放接轨,大力兴办“三资”企业,不断扩大外贸规模,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然而,经历了以外延扩张为主的高速增长时期,依靠农业原始资本积累起家的江阴工业,在生产规模、技术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的挑战和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为此,江阴明确提出了“调优、调新、调高、调强”的指导思想,即工艺装备调新、产品结构调优、科技含量调高、企业实力调强。江阴还按照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上来,构筑了江阴独特的竞争新优势。

(1)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江阴的成功给其他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发。
2024-01-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5 . 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广泛。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硬需要”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其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既有的“硬需要”没有消失,并呈现升级态势,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生的“软需要”则表现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对共同富裕,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


(1)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2)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现代化的“并联式”过程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发展时空特征上的最显著区别。

(1)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加以说明。

【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各种文明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敌视甚至战争。中国式现代化破解“文明冲突论”,紧紧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华文明发展逻辑,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以辩证方式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破解“文明冲突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通过活化利用让文物重现璀璨光彩,融入现代生活,“让文物活起来”。

(3)运用发散思维检核表法中任意一种方法,结合某一具体文物,谈谈怎样让该文物“活”起来。
要求:指出所用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其预期效果,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以下文物仅供参考)

   

2023-06-26更新 | 9633次组卷 | 20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3(全国卷专用)
7 .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跨国的价值创造与分配链条,有人以“微笑曲线(如图)形象地形容这条全球价值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效应,可以增强竞争力
②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掌握先进技术就能获利丰厚
③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现了价值链高端转型装
④跨国产业链的形成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爱国主义教育法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鲜明主题;要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法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了学校、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某校学生会在爱国主义教育周组织了以“我爱祖国”为主题的电子板报评选活动,右图是王同学的参选作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国家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的。
(3)采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帮助王同学为“爱国主义”下一个定义。要求:思想政治立场正确,定义构成完整,遵守下定义的逻辑规则。
2024-03-2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9 . 中国古人用“天圆地方”来概括世界的总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地由“四方”组成,被四海包围,又称“海内”;“四方”和“四海”以“中央”为中心,共同构成“天下”;天与海的交界处被称作“天涯”,天、地、海的交汇点被称作“海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一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既体现着中国古人对“天下”构成的认知,又寄托着我们对身处远方的亲朋的思念之情。材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源于对世界总体结构的创造性想象
②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理念
③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促进的成果
④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相互交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在他的文章《扬权》中写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校(同效)。这一思想与郡县制相得益彰,对我国的国家治理产生了两千多年的深刻影响,直至今日。可见(     
①我国的民本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③我国的政权分层体系有着一脉相承的特点
④我国的共和制政治思想和治理理念由来已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10 . 画家叶某在家中宴请好友,席间挥毫作墨竹图一幅,署名“醉石”。好友王某十分喜欢此画,于是叶某同意其暂时保管用作个人欣赏,一个月后返还。次日,王某将“醉石”添笔为“醉后”,陆某一见认为该画作甚佳,偷偷临摹下来后,将临摹作品售出。半月后,王某以为叶某遗忘了此画,于是将画作出售给不知情的苏某。在此案中(     
①王某侵犯了叶某的署名权
②苏某通过善意取得画作所有权,交易有效
③陆某侵犯了王某的复制权
④王某应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