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有作为的新局面。

材料一   面对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只有立足自身发展,才能为新时代大国外交提供足够的内生动力和支撑。中国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积极探索超越传统大国关系中“国强必霸”与“修昔底德陷阱”等窠臼的路径。

材料二   美国的优势战略立足于其在军事、科技和制度等领域不容挑战的领先地位,进而形成排他性的独特权力。美国通过主导国际秩序、运用联盟力量、利用离岸平衡术的借力打力、制造和利用危机以及充分运用软实力等手段来达到维持和延续霸权的目的。

材料三   中国坚定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在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致力于提供更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评价中国外交的本质是“中方对国际权力的追逐”。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1)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有力。
(2)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2 .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2023年9月,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全面振兴东北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冷静分析制约东北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科学把握形势,发挥比较优势,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问题导向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依据辨别事物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同等对待事物发展中的主次矛盾
③事物发展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矛盾,要紧密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事物矛盾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着重解决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有关专家分析,网络暴力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因素:法律制度存在缺陷,肆意侵权见缝插针;行政执法及协同执法的力度薄弱,执法不到位;司法裁决过程中,多以侵犯隐侮辱诽谤为由进行惩治,惩戒力度较小,不能形成有效威慑作用;平台审查内部审核机制不健全,给违法者可乘之机;网民的辨别能力参差不齐,受害人的维权意识不强,维权路途比较艰难。因此,整治“按键伤人”,需要打好组合拳。这就要求(     
①广大网友在使用网络时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②强化行政执法力度,以发挥对人权的司法保障作用
③制定反网暴专项立法,使整治“按键伤人”有法可依
④媒体平台要履职尽责,加大对网暴行为的处罚力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06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定稿
4 . 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以下对邓宁一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①绝望之谷是包含着自我否定的自我更新       
②在度的范围内促成飞跃可跨越愚昧之巅
③开悟之旅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积累的过程       
④曲线反映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3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理解质量变

5 . 中方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机遇。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GDP)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8.6%。2022年1-6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33.1亿元人民币,增长21.8%。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3.6%,美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26.1%。

材料二   为了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美国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所谓“脱钩”,是经济上与中国脱钩;所谓“断链”,是产业链与中国切断。2022年,双方统计数据均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近期中国美国商会表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商会将和会员企业一起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认为,美中“挂钩”才是让两国人民受益的良策。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是错误的。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美国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4-03-3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时事热点专练2023中美元首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3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脱钩断链
6 . 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以下对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①在度的范围内促成飞跃可跨越愚昧之巅
②绝望之谷是包含着自我否定的自我更新
③开悟之旅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积累的过程
④曲线反映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05更新 | 102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理解质量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为民造福”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今年两会期间,李强总理指出,今年将从“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消费潜能”等政策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政府工作报告还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生保障。比如,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等。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我们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尽全力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材料二   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条件,国防建设事关亿万人民的安全,而军费则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合理充足的军费,是维持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键要素。尤其是现在美国带着盟友步步紧逼,极力遏制中国发展,国防建设就尤为重要。2023年中国国防预算总额约为15537亿元人民币,按照比例来看,不足我国GDP总额的1.3%,而英国、印度等国的军费GDP占比普遍都高于2%,美俄等国维持3.5%以上的水平,远远高于我国军费在GDP总额的比重。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资金加大民生投入的依据。
(2)当我们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长目标为5%,国防预算增幅为7.2%之后,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媒体就闻风而动,不断炮制“中国正在穷兵黩武”的邪谈怪论。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进行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50字以内。
8 . 话合作谋发展,“一带一路”创辉煌;同呼吸共命运,历史车轮不可挡。

材料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4万个。

材料二   金港高速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成功对接的范例。中国技术、经验帮助柬埔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给当地百姓带来出行便利。包括柬埔寨在内的沿线国家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是真朋友。

材料三   截至12月14日,美国已在2022年七次加息,利用美元霸权对外输出通货膨胀,使深度依赖美元借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家的资产流向美国。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中国打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旗号,凭借经济实力上的优势支配他国,掠夺他国财富,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1-11更新 | 6265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难点14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日报》连续 3 日刊发“钟声”文章,聚焦中美关系。

材料一   美国政客到处渲染“中国威胁”,试图拼凑所谓“价值观联盟”,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对国际秩序稳定构成严重挑战。美方应认清美式霸权不得人心,集团对抗没有前途,“脱钩断链”损人害己。美方应停止对华遏制打压,为世界和平发展承担大国应有的责任。

材料二   美方沉迷于通过“脱钩断链”迟滞甚至中断中国发展进程。在经贸方面,美方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限制投资;在科技方面,美方不仅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还滥用出口管制。美方做法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害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材料三 即使面对美方遏制打压,中国也已经连续 6 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2022 年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总额增至 6906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应以深化合作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撰写一篇短评对“脱钩断链”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 字以内。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的重要节点。2023127日,时隔四年,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线下再聚首。

此次会晤就中欧之间的顾虑与分歧进行坦诚交流。中欧将在妥善处理分歧的同时继续深化双边关系。中欧之间的利益是大于还是小于分歧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中欧能否化分歧为共识,化竞争为合作。中欧之间存在分歧是事实,有合作亦是事实,二者共存,并不矛盾,无需刻意夸大分歧,或故意淡化合作,反之亦然。事实上,存在分歧既是正常现象,也将是常态。两大文明在倡导多样性时必然会有多种解读方式,两大市场在支持全球化时必然会有不同的规则要求,两大力量在推动多极化时必然会有不同的权力平衡顾虑。然而,中欧若能求同化异,势必能拓宽合作空间、推进共同利益。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的相关知识,说明中欧双方应如何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有些外媒将中欧关系的消极面或者中欧之间的分歧放大,而忽略或低估积极面。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你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批驳。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20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