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豪的名言名句。品读习近平引用过的“三苏”名句,其中与依法治国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C.罚疑从去,所以慎刑——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
D.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2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豪的名言名句。品读习近平引用过的“三苏”名句,其中与依法治国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③罚疑从去,所以慎刑——健全落实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维护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0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豪的名言名句。品读习近平引用过的“三苏”名句,其中与依法治国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③罚疑从去,所以慎刑——健全落实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推进严格执法,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书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依法治国
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仍然有着深刻启示。下列选项的寓意与我们政府的宗旨相吻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息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7-06-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曾引用政治家张居正的名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下列古语与这一名言表达思想相一致的是( )
A.法之不行,自于贵戚B.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宣则有功
C.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D.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21-06-11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5月份段考政治试题
7 . “治国者先受制于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我国古代这些治国理政的名言警句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践行。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有
①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
②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③2015年全国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
④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各级党组织对困难群众开展送温暖活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党员干部要谋实事,多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多到实地摸实况、察实病。下列名言诗句与上述工作作风相一致的是(   
A.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C.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王安石)
D.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9 .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阅读材料回答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提到对待战争的态度时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这蕴含深刻的哲理,下列名言警句与习总讲话蕴含的哲理相一致且前后对应的是 (     
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③吃一堑,长一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南京市宗教界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主题纪念活动和讲经讲道、弥撒活动等,寄托哀思、祈祷和平。这反映(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个人的私事
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宗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我国宗教服从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
2015-08-24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安徽安庆市宏实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