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5 道试题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展现区域发展特色、提升地方综合影响力的一张金名片,是具有强大社会感召力和文化引领力的省域品牌。杭州某校学生围绕“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议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关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内涵的探究成果。

◆“诗画江南”以简白的笔触,勾勒出浙江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优美的山水风光,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意象美。它不仅体现了浙江山水的秀美,更是高度概括和凝练了浙江的人文气质与文化韵味。

◆“活力浙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态,体现了浙江的敢为天下先,弄潮儿勇立潮头的那一股子“精气神”。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活力,才使得浙江成为了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诗画江南”与“活力浙江”组合,代表一种意象和现实交融、地理与人文结合、历史与未来贯通的审美意境,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图景与动力的多彩描摹。今天的浙江,“诗画”与“活力”是辩证统一的:奋斗带来富与美,富与美催生出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阐释浙江省“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内涵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022-12-22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测)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反映亚运会筹办工作的一面镜子,场馆设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托现代化科技发展成果,亚运场馆建设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这四个办赛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以绿色为底色,富有杭州特色的奥体中心体育场馆群,开展区域内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建立场馆群雨水循环体系;以智能为亮色,“化蝶”双馆——奥体中心体育馆游泳馆是目前浙江唯一可以举办国际级比赛的“冰篮转换”场馆;以节俭为本色,新建场馆仅占1/5,其他或改建或临建,注重“还馆于民”让百姓共享亚运红利;以文明为成色,无论是获取灵感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蝴蝶形的亚运游泳馆,还是犹如“星际战舰”的中国杭州电竞中心,无不展现着传统文化和时代元素的交相辉映。各个场馆建设中营造出的沉浸式体验,有效实现了办赛理念感受“身临其境”,让办赛理念“润物细无声”。


运用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场馆建设努力营造办赛理念沉浸式体验的时代价值。
2022-12-21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9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活力浙江”是浙江省委打造的省域品牌主题词之一,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精神品格、实践特色与时代特征,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最强之基、最大支柱。

[共建共享]

所有关于浙江改革具有样本价值的现象都可归于人的解放,正是充分调动千百万人的积极性、创造力,才催生出活力勃发的“老百姓经济”,并由此奠定了活力之源。十年来,浙江在中国率先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有较高的均衡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国省区第一……今后五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必须突出共建共享,以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激发全社会新活力。


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主体的角度,阐述浙江未来五年必须突出共建共享的道理。
2022-12-21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9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判断题 | 容易(0.94) |
4 . 人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但可以自主选择生产力。(     
2022-12-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测)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让我们目睹了不少感人瞬间。2月8日,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逆转夺冠后,主动向前抚慰与冠军失之交臂的法国选手;2月14日,在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中,老将徐梦桃通过顽强拼搏夺冠后喜极而泣;2月16日,在中国男子冰壶队对阵瑞士队的比赛中,中国队放弃选择将因失误而违规的对方的壶作废这一“绝杀”机会,选择凭自己的实力赢得比赛,中国运动健儿展现的“讲团结、敢拼搏、懂谦让”等精神品格,是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榜样,也必将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是本届冬奥会的亮点,而实现“绿色制冰”却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就学会了冰窖储冰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却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冰需求。唐朝末期,工匠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水结冰,于是实现了反季节制冰。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让人类意识到热量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并利用这个原理来制冰。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与探索,制冰水平不断提高。本届北京冬奥会,我国采用了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在世人面前呈现了一场“绿色”奥运盛景。


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我们学习和发扬中国运动的优良精神品格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意义。
2022-12-19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测)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只此青绿》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作品,通过最专业的文博单位、文艺院团和权威党媒的携手,将艺术生产、转化、运营、传播融为一体,一遍遍地排练,一次次的超越,创作者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终呈现了一部史诗级精品。其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运用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全剧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将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意象,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自2021年8月首演以来,成为一票难求的线下演出大热门,其精华段落曾先后登上B站跨年晚会、央视春晚。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解读舞剧《只此青绿》的成功给中国文艺工作者的启示。
2022-12-19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测)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体育之于国家,是国力的标识;奥运之于中国,是百年的情结。

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收视率创下新高。这四场开闭幕式运用了许多技术与创意,将浓厚的中国元素巧妙贯穿于多个环节。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里迎来惊艳开端,在折柳送别中诉说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冰清玉洁的雪花漫天飞舞……制作团队经多方努力,寻找到最能展示意境效果的现代材质和全新操控方式,将传统的美好演绎成现代的浪漫,道尽“曲终人未散”的共情。

材料二   以大历史观审视,体育总与国力紧紧相连。


材料三   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和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我们每一位同学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创造了历史机遇。未来前行,我们每个人都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共同圆梦,我和祖国的双跨越式发展。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说明这四场开闭幕式的收视率何以能创下新高?
2022-12-1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测)
2022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龙门金刚》到《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绝美中国元素一次次令世界惊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风”已成为一种潮流,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在国风潮流的背后,既是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也是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4K高清直播、XR和VR等技术的运用,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让人们能够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拉近了现代与传统的距离。另一方面,专业人士的创作、草根社群的活动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相互交融,促成了众多叫好又叫座的文化“爆款”和时尚品牌,推动国风从小众文化逐渐流行起来,使“国潮”成为时尚。

国风的流行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表现,也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自己的道路注入了新鲜动能。在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封建糟粕借着国风的潮流沉渣泛起,一些庸俗文化也伪装成“国风”招摇过市。如何使国风潮流“不退潮”,我们还需要更多思考与探索。


有人认为,封建糟粕和庸俗文化借机复苏说明国风的流行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倒退。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2022-12-19更新 | 44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测)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共识,也成为各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切实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传承好红色基因。
2022-12-16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
10 . “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爱因斯坦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0更新 | 1485次组卷 | 153卷引用:【新东方】高中政治118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