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6 道试题

1 . 2021年,河南卫视节目组扎根于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河南地方文化,结合中国节日的传统习俗,置身于观众的角度再创作,唤醒了传统文化沉睡的魅力,“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住初心,持续出新,创造了“出圈”的精品,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例如,《唐宫夜宴》讲述了正值青春的唐代女乐官在赴宴路上发生的一系列趣事,身着唐朝襦裙的14名舞者穿梭于梦幻般的山水和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国宝文物之中,时而嬉戏打闹,时而优雅端庄;《中秋奇妙夜》用剧情的方式来呈现,舞者的轻步曼舞与探月宇航员形成了一幅绝美的跨时空画卷,表达了人们从古至今对于探月的美好愿景。在“互联网+”时代的融合互动。节目组通过小屏向大屏引流、大屏再反哺小屏等多屏互动方式,剪辑播出最核心、最精彩的内容,持续让话题发酵,吸引年轻受众参与互动,达到互联网传播的最佳效果。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1-04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我国共有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从2011年的4.1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08亿元,累计达到77.66亿元。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超过2000所,带动项目超过2200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助力20多万贫困户实现脱贫,边远偏僻地区往往是传统工艺项目的富集区,让贫困户从剪纸、刺绣、绘画、食品加工等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获益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从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杂技到书法、木雕、瓷器、刺绣等,其精彩的展示,精湛的技艺,精美的产品,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分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影响。
2024-01-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3 . 20219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2020年我国正式开通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已实现新突破,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已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随着服务能力的增强,北斗系列正在为全球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逐梦北斗“星路”中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2)某班开展“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演讲比赛,请你拟定演讲提纲的两个要点。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6字以内。
2024-01-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4 .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完全胜利,开启了奋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远大图景的壮丽征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还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培育锻造了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建起了绚烂夺目的精神谱系,谱写出一系列气壮山河的精神凯歌。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正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新的伟大征程上,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伟大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用。
2024-01-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

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1月7日,2名穆斯林枪手袭击《查理周刊》,杀死12人。袭击过后,《查理周刊》再度以穆罕默德为题发表漫画,在南亚地区引发诸多游行示威。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2)请为我国文化安全宣传教育策划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2023-12-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讲话中。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第一次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020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2023-12-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有这样的一些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在战争年代,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董存瑞等就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光辉典范。在和平年代,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慷慨前行,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钱学森、邓稼先、黄大年、钟南山、张桂梅等是守护和平和人民安宁的光辉典范……无数英雄人物用理想信念指引前行方向,用无私奉献回报祖国造福苍生,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后继者闪亮的坐标。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1)崇尚英雄才能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结合材料,运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崇尚英雄的意义。
(2)某校开展“学英雄,做先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两项活动。
2023-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面对贫困这个人类社会的顽疾,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不仅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而且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生动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数人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2023-10-2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建党百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勉励大家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自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富含中国文化底蕴和美学特质;电视节目《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生动传扬了中华民族精神;电视剧《大江大河》、《山海情》等以饱满的人民情怀展现时代变迁中众多普通人的梦想与奋斗、理想与追求;话剧《谷文昌》、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以艺术手法表达爱国之情,增强了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使国外观众欣赏美食、聆听故事、认识中国、形成良好的印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领导人著作。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更趋全面、客观、积极、深入,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不断提升。


我国文艺创作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3-10-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24届国际冬季奥运会、残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让人们能感受到冬季运动的形与神、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由篆刻与汉字相互融合的体育图标,透过刀锋所体现出的书法笔意与方寸间的高妙布白,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遥相呼应,成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留给世界独特的文化印记。

冬奥会和残奥会引发全民运动潮,滑雪、冰壶等项目成为热门。3亿人参与到冰雪运动,全国1036所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设相关体验课。“双奥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举办北京冬奥会的重要意义。
2023-10-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