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6 道试题

1 . 某市探索实施领导干部“走流程”工作机制,让厅局领导干部到基层,作为普通办事群众体验到政府机构办事的流程,通过亲自办事“走流程”,发现了许多平日坐在办公室不易了解的办事堵点和难点,并提出了许多针对性解决方案,更好兑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承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走流程”工作机制旨在(     
①为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决策信息与依据
②行政机关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与治理效能
③广泛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④规范政府履职用权工作流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领导干部通过亲自办事“走流程”,发现了许多平日坐在办公室不易了解的办事堵点和难点。从哲学上看,这体现出(     
①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坚持群众观点的内在要求
②亲身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是个人得到真理性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④主体视角、立场、方法的不同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质检出版社、未来网及聚智堂教育集团等单位共同启动了“中国梦”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项目。该工程旨在调动各界力量,激发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公益精神,采取卡通读物、动漫影视等活泼多样的形式,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启动“中国梦”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合出版工程项目的意义。
2021-04-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这是党中央对于“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矛盾的科学认知,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着眼于国人未来食物安全保障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传统农业观和粮食观向“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转变,佐证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是进步的上层建筑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④正确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观才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4 . 2024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施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党中央先后于2015年、2018年和2023年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严的总基调,着眼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修订《条例》旨在(     
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彰显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的纯洁性
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增强斗争本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条例》及时回应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或修改完善、或新增多个条款。其中,总则第三条总体要求中增写“坚守初心使命”“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等内容。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④党中央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师大联考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题

5 . 以法之名 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1.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 )
2.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重在(       )
A.以道德的力量滋养法治精神
B.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
C.使法治与德治两者相得益彰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集意见的过程中,某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公众有效意见297条,充分发挥其立法“直通车”“连心桥”的作用。这一立法过程体现了(       )
A.该区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大常委会的执行机关
B.该区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开展民主立法
C.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新机制
4.加强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学理阐释、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各职能主体积极履责、自觉行动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的(       )
A.精彩内容B.表现形式C.实践路径
5.《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既涵盖“五史”教育,也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内涵;既包括对国家象征与标志的认同,也包括意识和观念层面的塑造等。
(1)(多选)新时代中国电影更注重对大背景下平民英雄的塑造。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让个体情感对接国家情怀,通过电影作品实现文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这一视角旨在( )
A.贴近现实生活,讴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
B.立足身边素材,实现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C.讲好中国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性
D.坚持多元导向,为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2)中国航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所有的航天员都具备崇高的献身精神、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优秀的环境耐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等条件,我也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我也是航天员。这个推理过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四概念                 B.中项不周延                 C.大项不当扩大
(3)某公司通过其自媒体账号在网络上发布了时长1分9秒的短视频。该视频篡改叶挺烈士的《囚歌》,并添加了侮辱性用语。该视频发布传播后,引起了公众关注和网络热议。叶挺烈士的子女等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该公司。
结合材料,综合所学内容你认为该公司侵犯了叶挺烈士的哪些权利?该公司应如何负起这些侵权责任。( )
6.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施行,将为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力支撑,为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运用所学内容,结合上述材料,从系统论的角度,说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充分实现立法的目的。
(知识链接: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我们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最优目标。)
2024-05-0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不懈探索,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正大步迈进空间站时代,短短几天后,4月24日,我们迎来又一个中国航天日。回顾历史,1970午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60年来,一代叉一代中国航天人,经过艰苦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丰碑,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对于中国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的建构产生重大拉抬效应。经国务院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几代航天人,共圆中国梦。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航天“三大”精神在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被擦拭得熠熠生辉,并不断指引着后来人前行的步伐。眼下,全国各地正相继举行科学讲堂、科普展示、校园交流、公众开放日等活动纪念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使得航天精神广为传播,这些活动得到了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热烈响应,青年一代正融入创新驱动的时代洪流,航天事业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1)结合材料,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国航天日”,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青年一代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航天精神。
(3)假如你学校准备开展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图片展,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0-05-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网络期中政治试题

7 . 2023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旨在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③是基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

④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激励中国人民勇毅前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天津古文化街浓缩着天津的民俗与历史,素有“津门故里”之称,一条古街蕴含丰富的历史价值和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     
A.能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夯实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
B.能够发挥文化载体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决定性作用
C.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D.可以让民众体会文化的厚度与温度,延续中华文明
2024-03-29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政治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深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规范,也是法治要求。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施行(     
①健全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
②符合我国国情,助力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③可以强化法律的规范作用,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支撑
④旨在增强公民法治意识,为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作出贡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近期,网络上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有的说甜味剂能帮助减肥,有的说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针对种种争议,专家给出了科普解释。日前,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等四家专业机构发布了《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旨在帮助公众更全面了解甜味剂。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说明不同认识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②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是因为所有专家的认识都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
③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说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④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说明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有一个真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