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活与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依据下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同比指的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较;环比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比较。)
①CPI增幅持续下跌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②元旦、春节需求旺盛是引起1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旅游等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对11月份CPI环比下降影响较大
④衣着价格环比上涨折射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经济学家用“总成本曲线”来描绘生产规模(产量)变化导致生产总成本变化的关系。一般而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料,发挥规模优势;但过度扩张又会显著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总成本曲线正确刻画上述规律的是(       
A.B.
C.D.
2.上述规律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启示是(       
①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       ②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保供稳价
③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④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某县特产为猕猴桃,以前因库容、设施及技术原因,猕猴桃储存周期短(最多3个月),损坏率高达35%。今年该县在现代产业园区新建5000多立方米冷藏保鲜库,将猕猴桃统一储存管理,存储周期延长达8个月,损坏率降低至5%,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发展特色产业,降低产品消耗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
B.乡村振兴要关注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C.要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D.产业振兴要坚持精准发力,发展农业生产应遵循价值规律
4 . 预制菜成为当前备受消费者青睐的食品种类,由于预制菜没有“国标”、没有行业准入门槛,一些小企业在标准体系、质量内控体系等方面无法可循,导致行业鱼龙混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此(   )
①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
②消费者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要制定预制菜准入标准,加强风险管控
④要完善产业扶持,推进预制菜技术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民收获了2000斤粮食,其中1000斤留给自己食用,200斤送给城里的亲戚,800斤送到农贸市场出售。其中属于商品的粮食是(     
A.1000斤自己食用的B.200斤送给亲戚的
C.800斤送农贸市场出售的D.自己食用和送给亲戚的
2023-10-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经济政治与社会试题
6 . 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全国餐饮收入4371亿元,同比增长16.1%。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15.4%。2023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以河北省为例,上半年全省各地累计发放消费券5.6亿元。结合图示,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2022年以来各月份全国餐饮市场发展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制作)
①餐饮业加快恢复向好,为恢复和扩大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
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取决于餐饮消费持续向好
③促进餐饮经济发展是拉内需、稳增长、促消费的根本抓手
④得益于各地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餐饮消费加快恢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公共数据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类型,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可控性、公益性等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已向社会开放了大量公共数据。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企业可利用公共数据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开放公共数据会降低数据资源的价值
③公共数据要素的价值是由政府决定的
④将公共数据交由市场提供会出现供给不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5更新 | 7524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为刺激消费增加生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购买甲种产品发放消费补贴,对生产乙种产品的企业减税降费,由此引起这两种产品的供需变化,如下图所示。

      

注:①是指曲线S1到S的移动;②是指点E1到E₂的变动;③是指曲线D1到D₂的移动;④是指点M1到M₂的变动。
图中,正确反映两种产品政策效应的是(     
A.甲产品:①—②;乙产品:③—④
B.甲产品:③—④;乙产品:①—②
C.甲产品:④—③;乙产品:②—①
D.甲产品:②—①;乙产品:④—③
2023-06-12更新 | 431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3年,氛围经济火爆出圈。围炉煮茶、露营等活动营造的氛围及体验式、沉浸式消费,附加社交、情怀、文化、娱乐、治愈等元素,备受人们青睐。在某电商平台,灯、画、音响等商品,被商家标上与“氛围感”相关的关键词后,获得了超30%以上的交易指数增长。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类商品的价值主要来自于经营者营造的独特“氛围感”
②人们进行氛围消费时追求情感满足超越产品本身的功能
③氛围消费流行说明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型转向享受型
④发展氛围经济要找准产品文化特色与消费需求的契合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人们沉浸在见证新品首发、挖掘全球好物的喜乐氛围中。众多参展商将优质新品在进博会率先亮相,以中国市场为起点引领消费新潮流。

优质消费市场在何处,全球好物就涌向何方。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202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图示反映的是某地阿里平台上绿色消费者近几年增长情况),智能化、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具备相关要素的消费品应用前景广阔。节能降费、安全智能的产品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必选项。进博会作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大舞台,相关消费品成为亮点,是参展者与参展方的真切共识,也展现了全球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市场为什么能够引领消费新潮流。
2023-05-28更新 | 49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齐鲁名校大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