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活与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1 道试题
1 . 2023年以来,马面裙的爆火带动了国潮时尚消费风潮。在这股风潮带动下,不少知名品牌推出蕴含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国潮时尚产品,涵盖服装、鞋履、配饰等众多领域。2023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达144.7亿元,预测2027年有望达到24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     
①国潮消费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拉动了经济增长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内容和方式,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企业抢占消费市场要善于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④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引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3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下图反映的是某商品的市场变化情况,其中E点为市场均衡点,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选项能引起价格从P1移动到P2的是(       

A.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南宁市对宾馆酒店客房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干预
B.国务院将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到期税费优惠政策统一延续到2027年底
C.发改委公布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比2023年上调1元钱
D.近期受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高速增长影响,上游原材料稀土价格保持上涨态势
2024-05-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变动最能牵动普通人的生活。2023年进入秋天后,大闸蟹、猪肉相继因降价登上热搜,近期多种蔬菜也加入降价大部队。这对消费者的菜篮子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在另一端,却出现了因为菜价过低导致菜农宁愿菜烂在地里的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CPI指数,畜肉、蛋类、鲜菜的价格指数与2022年同比降幅较大。这是因为2023年10-1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成本的降低,鲜菜、鸡蛋和水产品等多种受运输情况影响较大的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而猪肉价格的连续下降,原因是生猪出栏量有所增加,加之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导致猪肉价格超季节性回落。对于蔬菜来说,2023年偏高的气温使得田间蔬菜生长速度变快、长势茂盛,产量增加。同时由于生长周期缩短,南北方蔬菜一起扎堆上市,供应量上涨自然价格下降。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2023年与2022年同期相比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反映的是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下列对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月度同比)
注:按国际惯例,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有通货膨胀的风险;CPI增幅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①产能严重不足,会引发经济危机
②物价持续下跌,通货紧缩风险加大
③短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④通货紧缩预期加大,经济发展必然下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表示某产品的供求量与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变动前的曲线,D2、D3为变动后的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①春暖花开后,户外帐篷的需求量从D1向D₂方向移动
②个税起征点提高,生活必需品均衡价格从E₁向E₂移动
③历年3月都是出游淡季,旅行箱包的需求量从D₁向D₃移动
④某地开展“惠车促消费活动”,汽车的均衡价格由E1向E2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砂糖橘外观小巧精致,吃起来很方便,同时果肉甘甜多汁、细腻不柴,特别适合过年一家人围着一起吃。下图是橙、橘、柑田头价格的情况。据此,可判断砂糖橘受欢迎的原因是(     

①质量最好,与橙、柑相比营养价值更高
②供不应求,砂糖橘价格环比上涨幅度最大
③经济实惠,与橙、柑相比价格更亲民
④市场偏好,砂糖橘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海东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7 . 2023年,花样频出的“联名款”火了:某品牌酒业先与某品牌咖啡联合推出“酱香拿铁”咖啡,单品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后又与某品牌巧克力合作上线“酒心巧克力”,开售一秒即被抢光。该营销模式(     
①增加商品使用价值,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②顺应消费的新趋势,助推产品价值的实现
③实现企业优势互补,降低了商品生产成本
④推动品牌跨界携手,实现品牌间互相引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下表为 2023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支部分数据表。

根据表格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消费更理性
③居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9 . “2023中国现代消费发展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兼顾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的消费者占比为61.8%,同比提高了8.4个百分点;“更看重使用价值”的消费者占比同比略有增加,达到了13.0%;“更看重品牌价值”的消费者仅占9.2%,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由材料可推断出(       
①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更加理性务实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③居民消费预期不稳,其消费活动受到抑制       
④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消费增长乏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0~2022年我国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以及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变化趋势


注:①资本形成率又称投资率,通常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又称消费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②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值的比重为37%。

材料二   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国内消费的重中之重。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扩大优质就业岗位数量;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减轻居民在住房、教育、育幼、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建立健全统一的要素市场,畅通要素供求渠道;深化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配置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扩大居民消费的内在逻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