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2020年以来,陕西省财政厅下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25.35亿元,用于解决现阶段城镇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旱厕条件差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该举措(     
A.体现了财政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B.通过完善初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C.发挥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D.旨在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2023-06-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经济运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下政策举措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是(     
①加强对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
②减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
③加大对民生工程建设的投入
④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0更新 | 7872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23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去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此财政政策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供给→推动经济发展

②实施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创业就业

③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生产投资扩大

④落实创新税费优惠政策→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产品结构优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同时加强对基本民生、对重点领域、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下列能说明2022年我国财政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①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稳定社会预期→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③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投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④下调增值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增加→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9月1日财政部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我国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阶段性缓缴社保费加力扩围。材料表明,在我国(     
①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加码、精准发力
②强化创新驱动,转换经济发展动能
③政府切实履行经济职能保市场主体
④财政加大了对经济脱实向虚的支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些举措(     
①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②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是由按劳分配的主导地位决定的
④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2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如,一方面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施上述减税退税政策,意味着(     
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创业者最理想的经营主体
②国家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促进就业消费投资
③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增值税税收制度改革由提高效率转变为实现公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2021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减税降费涵养税源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优化营商环境
②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③拉动就业,刺激消费
④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
⑤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④
C.②→⑤→①→④D.②→⑤→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要发展,乡村必振兴。

材料一   2019~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情况。

年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亿元)同比增长(%)
2019年224206.3
2020年239044.4
2021年249754.5

材料二   2021年7月,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式启动。

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甲公司,发挥信息优势解决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种(养)什么的难题,通过邀请农业专家指导脱贫户进行高标准科学化种养,将乡村出产的萝卜、白菜、腊肉等数十种农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形成产业扶贫造血机制。乙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批发与零售,通过建立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组建线上新零售团队,每年实现农产品销售80亿元;通过订单,把标准和技术送到农民的手里,标准化果蔬价格高出市场同类产品20%以上;带领商会会员探索公司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并对万企帮万村产业基地进行升级,从原材料直采转为精深加工。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万企兴万村”行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10 . 为了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19年我国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相应提高。2021年3月1日,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新纳入119种药品,包括癌症及罕见病等重疾用药、糖尿病等慢性用药,新纳入药品平均降价50.64%。材料主要说明(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②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我国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④财政有效发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22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2届高考第二次综合测试(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