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3 道试题
1 . 我国“十四五”开局良好,但当前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手段是(     )
①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预期
②强化逆周期调节→稳住经济发展大盘→避免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③发放援企稳岗补贴→减少失业稳就业→保证基本民生需求→维护稳定发展环境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保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2年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对加工贸易企业因过去出口产品征退税率不一致而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现在允许转入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提高出口退税办理质效,将出口退税办理的平均时间压缩至六个工作日内。上述举措(     
①成功化解了相关企业的经营风险       
②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激发了市场活力
③有利于协调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
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0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3 . 2023年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了社会上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进入“通缩”的讨论。他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下列关于有关通货紧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货紧缩是货币发行量不断减少的结果B.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可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D.可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抑制通货紧缩
4 . “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9年,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体现“挤进效应”的有(     
①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生产发展
③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国内总需求扩大→推动经济增长
④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货币量增加→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6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政治试题(四)
5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新增了对生活负担较重的纳税人优先退税的规定,优先退税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预约办税期限进一步延长,并推出个人养老金税前扣除智能扫码填报服务。此举旨在(     
①减轻居民税负,提高生活水平
②提高税收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
③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公平
④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6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6 . 国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上述举措(  )
①表明财政在实现劳动力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有助于为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能够增加劳动者的转移性收入,助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五年来,我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税5.4万亿元、降费2.8万亿元。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得青山,也放水养鱼、涵养税源,年均新增涉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超过1100万户,全国财政收入接近翻一番。关于上述政策的作用,传导正确的是(     
①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融资压力→缓解资金周转困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③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扩大社会总供给→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④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促进经济稳步回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着手稳住“三农”基本盘。


       

2013-2019年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注: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材料二   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提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教育质量、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会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8个方面的短板,围绕这些具体要求,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项抓好落实。在强化“人地钱”要素保障上,针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推动人才下乡、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等,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要坚决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补齐“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2023-06-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政治试题(五)
9 . A国是深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假定疫情爆发前,该国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处于E点。疫情爆发后,因采取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发生了变化,新的供求关系可能处在E1点或E2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进口,使E点移向E1点
②增加抗疫相关支出,使E点移向E2点
③下调流转税税率,使E点移向E1点
④下调进口关税税率,使E点移向E2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赤字率3%。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下列关于上述政策的作用路径正确的是(     
①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②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有效投资→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③减少财政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④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重点项目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猜题大联考文综政治试题(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