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4 道试题
1 . 目前,我国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根据政策,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这一举措:
A.是个人投资理财规避风险的有效应对之策
B.是收入初次分配调节机制兼顾公平的有效手段
C.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D.通过发挥财政作用,满足人民对健康保障的需求
2 . 房产税是近些年来不少民众所讨论的焦点,其中不少言论都称房产税全面开征时间便是2020年。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税,是我国财税改革的一个重要选择。房产税立法已列入人大立法规划。下列关于开征房产税的效应分析合理的是(  )
A.开征房产税→住房持有成本增加→居民购房意愿下降→商品房需求减少、房价下降
B.开征房产税→房产投资收益回落→分流社会资金及银行信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C.开征房产税→房地产市场趋冷、库存增加→银行呆坏账趋多→金融风险大大增加
D.开征房产税→房地产业遭受打击→相关行业广受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
2020-10-09更新 | 156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高要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
A.税收收入B.利润收入C.债务收入D.各种服务性收费和罚没收入
2020-09-27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学业)试题
4 .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根据这一经济政策,下图中①②③依次应该填入(       
A.①下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       ②增加财政收入       ③增强调控能力
B.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②释放资金流动性       ③扩大社会总需求
C.①降低财政赤字率       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①调低增值税税率       ②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③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2020-09-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政治试题

5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材料一“新基建”将逐步带动数字经济的繁荣,不断孕育新的建设需求,进而撬动更大规模投资、形成正向循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基建”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促消费,是化解疫情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方法;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可谓一举多得、正当其时。

材料二人民日报3月24日评论称,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基建”的加快推进本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疫情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更凸显了其紧迫性与重要性。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3月20日,全国各地发行专项债券10233亿元,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基建领域能带动的基建投资今年或在8000亿至10000亿元左右。在财政政策方面,研发支出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货币金融政策方面,在低息融资、专项贷款,发债等方面给予支持;产业政策方面,纳入到国家战略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人口流入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这些地区应进行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要进一步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要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引导和鼓励有意愿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新基建打造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意义。从发挥政府对经济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
2020-09-2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不足2亿元人民币跃升至近2.7万亿元。英国《经济学人》评价说,“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深圳靠什么创造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

1987年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出台,任正非决定“下海”,并注册成立华为,华为的传奇也从此开启。不只是华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深圳共批准兴办民营企业104家;早在1987年,深圳就出台了全国首个鼓励高科技人员以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的相关政策。深圳在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让市场说话”“规则说了算”,在这座城市深入人心,经济特区既是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又率先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起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为市场有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从财力投入方面不断增加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回溯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不难发现,高速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让这个城市被钢筋水泥淹没,森林、湿地等城市腹地生态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不断创造科技新成果,高新产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深圳奇迹”背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2020-09-25更新 | 808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政治试题
7 .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9月4日,财政部消息,中央财政将切实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完善临时贷款贴息、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提高生猪保险保额等举措,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这些政策
①是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刺激生猪的生产
②很大程度上免去了养殖场户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③从源头上确保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经济稳定
④缓解养猪企业流动和建设资金压力,稳定生猪产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25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8 . 2019年我国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成效不断显现。据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根据下图所示,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生根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①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
②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③大幅减少财政收入,调整分配格局
④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确保物价平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围绕“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甲省通过减税降费、财政金融联动等措施,帮助企业对冲疫情影响。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超550亿元,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乙省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线上线下并行办理,实现“一证准营”;将企业开办环节由5个压缩为2个、办结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减为1个工作日。加快市场监管部门统一行政许可平台建设,引导市场主体安全、合法、有序经营,寓监管于服务,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丙省采取“一企一策”服务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技术引领型小巨人企业,加大力度培育发展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相关企业加强研发,巩固产业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我国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的理由。
(2)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保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2020年新个税法实施满一年。从2019年起,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了5000元,税务部门还推出了养老、租房子女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人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就个税改革带来的影响,下列传导合理的是(       
A.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税种结构不断优化→扩展国家财政收入来源
B.个人所得税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国家增发国债弥补财政赤字
C.个人所得税改革→居民经营性收入增加→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个人所得税改革→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020-09-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2019-2020学年高一”线上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