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财政与税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0-11高三·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000元上升到5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2020-03-17更新 | 56次组卷 | 8卷引用:2012届湖南省四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
2 .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涉及农产品、自来水、天然气、图书、音像制品等产品。这一改革:
①有利于优化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加大税收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发展改善民生
③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④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更好发挥增值税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我国对卷烟课以重税,除征收17%的增值税外,还对甲种香烟加征56%消费税,乙种香烟加征36%消费税。对香烟课以重税
①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②旨在增加财政收入
③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④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03-08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下列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做法是
①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②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③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扩大信贷规模④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 .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上述做法的影响路径传导正确的是
①增加居民实际收入②增加社会供给③保障基本生活权利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⑤缩小收入差距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④→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⑥D.④→③→⑤
2020-02-20更新 | 7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双基训练金卷》 统编版(2019)必修2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双基训练金卷 政治(一)
6 . 在2019年即将过去之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又有增加截至2019年11月,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6省份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上海市为全国最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①能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②会加重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③会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提高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④能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升企业盈利效能
A.①④B.③④C.③④D.②③
2020-02-20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双基训练金卷》 统编版(2019)必修2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双基训练金卷 政治(一)
7 . 202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①增发国债,政府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增加民生支出,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③降低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增长
④扩大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供给,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2-0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双基训练金卷》 统编版(2019)必修2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双基训练金卷 政治(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苏东坡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很有建树。他提出通过减免零售商的赋税,刺激商业的发展,以增加政府的商税收入。苏东坡的税收思想肯定了(     
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税收是实现公平的有效手段
③税收有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④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1-18更新 | 293次组卷 | 26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单元综合测评3 就业与创业
14-15高三上·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9 .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把“财政平衡、没有赤字”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条指标。但改革开放以后,财政赤字却成了我国经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这是因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从众消费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避免通货膨胀,扩大消费需求D.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2020-01-17更新 | 10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检测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要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对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