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通货膨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4-15高三上·福建福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经济学家有一个假设:用直升机在一个封闭的“迷你国”上空抛洒现金,使这个“迷你国”中的每个人持有的现金都增加了1倍,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多得到1倍的商品,而是该国的物价总水平上涨1倍。上述假设告诉我们的经济道理是(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实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
②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政府的意志
③国家过多发行纸币会导致通货膨胀
④物价变动影响居民的购买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284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20年4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对中小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人民币。这体现了我国(     
①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②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保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④有效化解金融投资风险,大幅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1月份全国C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5.4% ,创近八年新高,超过国际公认的通货膨胀的3%警戒线。据此,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传导路径是(     )
①消费品供不应求→消费品原材料价格走高→消费品出厂价格走高
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品价格走高
③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④企业利润扩大→企业投资增加→失业率下降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2020-05-05更新 | 535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随着移动支付手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③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④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1-08更新 | 2343次组卷 | 67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学情测试政治试题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其中①、②、④分别反映的是价格随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曲线,③反映的是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曲线。这些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价格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19-06-04更新 | 24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09-2010学年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2019-01-30更新 | 1102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海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选修)政治试题
7 . 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扩张性财政政策―→( )(   )(   )(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①对原材料的进口增加               
②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
③经济建设支出增加                  
④生产扩张,总需求增加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2017-06-25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学情测试政治试题(2016.09.27)
8 . 2016年,我国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减税降费,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1800亿元,赤字率为3%,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引发的传导路径是
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②相关企业税负增加—抑制总供给一给经济“降温”
③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④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缓解通胀压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