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由于绿色蔬菜价格上涨过快,各地纷纷扩大绿色蔬菜种植面积。随着绿色蔬菜上市量逐渐增加,绿色蔬菜价格涨幅回落9.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①绿色蔬菜价格变动无规律可循       
②价格与需求相互影响
③价格与供给相互影响                    
④市场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在2020年9月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液态节能运动冰”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材料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不需要专业制冰设备和制冰人员,也没有任何能耗,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室内外冰上运动场地使用。新材料的研发(     
①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了体育产品的价值
②实现了个性化生产,迎合了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③利用价值规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
④提升了产品性能,有利于顺利实现商品流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农产品价格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利益,“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怪圈如图所示。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怪圈”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有(     

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②价值变动影响价格
③价格围绕需求波动
④价格变动影响生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了煤炭价格合理区间,秦皇岛港下水煤550千卡中长期交易含税价格在每吨570-770元之间,在合理区间内,煤电价格可以有效传导。这有利于(     
①降低用电成本,促进基础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②强化区间调控,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③使煤价能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④通过煤电政府定价,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实现能源稳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30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今年以来,全球能源行业出现新的变化、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国内煤炭、电力供需持续偏紧,煤炭价格涨幅已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相关部门将统筹考虑煤炭行业合理成本、正常利润和市场变化,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价格长效机制。该举措( )
①有利于引导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
②念遵循了价值规律,有利于煤炭价格反映成本和供求关系
③能够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旨在淘汰落后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1年9月以来,国内“拉闸限电”现象已经波及黑龙江、广东等10余个省份。这主要是因为9月5500千卡的电煤价格达到1079元/吨,是去年同期的1.9倍,煤价的持续走高造成火电企业发电成本骤增。“市场煤、计划电”之间的矛盾凸显,火电企业面临“发电即亏损”的窘境,导致电力供应紧张。这说明(     
①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③价值总的来说要与价格相符合
④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近期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国家有关部门再次启动年内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督促指导开展地方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形成“托市”合力,切实保障生猪市场平稳运行。这样是基于(     
①延长养猪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猪肉价格   
②供求影响价格,增加市场需求,实现供需平衡   
③遵循价值规律,科学调控市场,防止剧烈波动   
④适应市场变化,保障猪肉供给,确保市场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在各方持续热切的期待中,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鸣锣开市。通俗地说,是指在这一市场上减少的温室气体可以卖,多排放的温室气体需要买回来,遵循“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用资本的力量保护环境。推动碳排放权交易旨在(     
①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对待
②利用价值规律,增强企业的生态保护意识
③淘汰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④运用“看不见的手”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24更新 | 41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假设某时期,全社会生产某商品的企业只有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生产工具生产厂家数量产品件数(年产量)单位商品耗时
智能化1家1200万件1小时
一般机器4家80万件6小时
手工50家10万件30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该商品的正常生产条件是丙的生产条件
②乙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6小时
③生产该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接近甲单位商品耗时
④一般情况下,甲比乙更具有竞争优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材料一       2020年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贵支出
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全国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总量(元)3218943 83417131212102700713713
同比增速1%2%3.8%-1.6%-3.8%2.9%

注:2020年,贫困人口较多的广西、四川、贵州等七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增速0.2~1.7个百分点。


(1)“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对此予以说明。

材料二“小小兰花带动周边6个村庄发展起了鲜花种植产业”“马铃薯种植为西北干旱地区蹚出一条产业致富路”“从低产林改造到引进初级加工,再到创建产业核心示范区,全县干笋年产值突破2亿元”“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320余个,带动群众务工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产业发展是脱贫之本、富民之源、振兴之基,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直接衔接点。目前也有不少脱贫摘帽地区产业发展在定位、层次、效益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已脱贫人口中,有的就业不稳,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较高都可能带来返贫风险。


(2)从“有效市场”或“有为政府”的角度,分析应如何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021-05-27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七中2021届高三模拟文综政治试题(5月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