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下消费已经从“消费1.0”升级到“消费2.0”,进而演变到全新时代“消费3.0”时代。消费中三个要素“消费触点、消费场景、消费内容”是将消费力转化成最终消费的关键(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     
消费代际消费1.0消费2.0消费3.0
消费类型纯购物消费体验一站式消费体验无界性消费体验
消费触点打折促销,线下购物衣食住行游购娱2.0基础上叠加运动、健康、IP、科技、演展
消费场景百货商场为主购物中心为主消费载体去边界化,平台间、场景间、虚拟与现实间的边界正在被打破
消费内容购物购物+餐饮+娱乐+体验2.0基础叠加医美+展览+演艺+运动+科技+旅游等消费者愿意买单的所有消费内容
①在消费1.0时代,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前,更加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消费场景的搭建不仅需要便利,更要场景构建的品质化和多元化
③消费者从追求拥有到追求体验优先,从注重价格到注重品质优先
④消费3.0时代将进一步倒逼实体经济,助推实体商场同质化竞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140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02生产、劳动与经营
2 . 2023年,国家促消费政策接连落地,消费市场供给质量和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下列促消费政策措施产生作用的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①发放政府消费券→降低消费价格→激发消费动力
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投资信心→增加投资需求
③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④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创造消费需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此举有利于(     
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减轻家庭负担,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
③增加部分居民收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已有河北、山西、贵州、青海、安徽、陕西、上海等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截至2023年7月1日,我国15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下列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
②增加转移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③增加企业用工成本→机器换人→企业竞争力下降
④提高社会保险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获得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为促进消费“回暖”,各地采取一系列举措。下列举措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某地区面向全国游客发放文旅消费券
B.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C.促进就业增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D.提高存款利率,增加财产性收入
2023-04-22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6 . 某市进一步提高大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养老金发放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举措产生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A.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差距缩小→居民购买力上升→消费需求增加
B.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兜底作用更加强大→居民消费欲望增强→消费水平提高
C.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国家财政支出增加→居民劳动报酬增加→居民购买力提高
D.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物价水平提高→经济高速增长
2022-08-1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8 我国的社会保障
7 . 作为税收改革重点的个人所得税,我国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纳入抵扣范围。这一改革(     
①会降低纳税人家庭负担,实现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减少重复征税,偷漏税行为
③必然减少财政总收入,影响国家职能实现
④可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
值增速(%)
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2019年9865156.0307335.81352
2020年10159862.3321892.11186
2021年11440008.1351289.11269
注: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
从中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经济正逐步实现高速增长目标
②就业水平提升促使居民收入增加
③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④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收入和就业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进一步发挥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消费要打好组合拳,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以下措施中,属于从供给侧发力的有(     
①提升城镇化率,促进人均消费水平提高
②实施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消费
③促进就业增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④优化消费环境,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7更新 | 2318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2021年高考政治试题
10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十三五”期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整体持续下降,服务消费迅速增长,绿色、智能健康类商品销售日益红火,居民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由此可以推断出(     
①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使食品消费支出不断减少
②服务消费迅速增长能促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③消费升级利于形成需求与供给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④居民绿色的消费观念变化是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