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0-11高一上·湖北荆州·期中
1 . 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
2020-10-02更新 | 12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一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卷
2 . 苹果公司是最擅长“饥饿营销”的国际性公司之一。由于iPhone系列产品的热销,中国的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在贴有“近期iPhone没货”的苹果授权经销商处体验产品,再去国美、苏宁等处以加价抢购的方式购得手机。下列对“饥饿营销”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企业通过调节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满足了消费者期待价廉物美商品的消费心理
③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企业提高品牌价值与形象
④通常在产品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 奢侈品具有品质卓越、个性独特、身世显赫、价格昂贵、人气超高等特点。奢侈品消费的初期,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关注其独特的个性、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价值。材料表明
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
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无关
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财富观的影响
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近日,一篇《真有朋友圈里说的那么好吗?》的媒体文章“走红”微信朋友圈:排队数小时买的东西不好吃,朋友圈狂晒的美食味道并不好,红极一时的美食店突然关门大吉……众多火爆“网红店”之所以不能长久的根源在于,它们走的是一条“营销噱头+粉丝+产品”的套路。下列对“网红店”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有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提高必然导致“网红店”兴起
②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从众心理为“网红店”带来一定比例的顾客
③“网红店”应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用户体验,使消费者形成品牌认同
④“网红店”应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利用网络营销手段使自己一直红下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究的青蒿素也备受关注。一些企业借青蒿素之名大肆推销产品,部分消费者也对此趋之若鹜。这些消费者的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攀比心理的表现
C.体现了绿色消费的原则
D.是求异心理的表现
2017-07-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某市一位服装店店主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这位店主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实心理
B.从众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2016-12-12更新 | 10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节临近,各大商家纷纷盯上了人们不断鼓起来的钱包,争相开展促销活动。不少市民会被各种打折优惠所吸引,盲目跟风抢购,消费行为变得越来越“任性”。不管商品有没有用处,就随手往手推车上放,有时候回到家却发现不少买回来的东西其实可有可无。
材料二:目前,我国消费正在转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以一种消费为主导。现在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淅成主流,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任性”的原因。
(2)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你将如何应对我国消费的这一转型?
2016-11-26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淄博五中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