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如今各地都冒出了各式各样的美食“网红店”,吸引年轻人在朋友圈中狂晒。可很多消费者辛辛苦苦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买到东西吃一口却发现“真不好吃”;不过有业内专家分析称,“网红店”走的是“营销噱头+粉丝+产品”的套路,在网红泡沫不断散去的今天,“网红店”要一直红下去很难。对“网红店”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居民收入提高必然导致“网红店”兴起
②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从众心理为“网红店”带来一定比例的顾客
③“网红店”应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利用网络营销手段使自己一直红下去
④“网红店”应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产品质量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3-23更新 | 300次组卷 | 6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2 . 某项调查发现,消费者通过社交软件购物以短视频类平台为主,占比高达73.83%;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各因素中,“网红推荐”占比达47.57%。当“网红+视频直播+电商”融合发力,其带货能力更是蹿升一大截。该模式的成功得益于(     
①在演示中引导消费者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②网络的交互性能够激发从众的消费心理
③借助“网红”的影响力提高相关商品的认可度
④利用网络传播公信力能够提升商品的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今年“6·18”购物节,市民小菲趁商家加大优惠力度之机,购买了心仪已久的保健品和健身器材。这种消费行为体现了(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多数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少数大学生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这是大学生消费的鲜明特点。“不潮不用花钱”,一些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们为追赶潮流,情愿节衣缩食,花重金来买一系列的品牌服装。

材料二:大到短租住房、分时租赁汽车、租用办公室,小到共享充电宝、服装租用,借助通达的互联网,租赁消费突破传统领域,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租生活”俨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对于很多人来说,“租生活”不仅能用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以租为乐的“租一族”,大多是学生、白领等年轻人,其中虽有资金紧张、财力有限等现实原因,但不可否认以租代买方式的更是契合了年轻一族追求使用体验、追求丰富多元的心理需求。


(1)结合材料一,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2)依据材料一,结合《生活与消费》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们提出三条消费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租生活”成为当今新潮流的原因。
2020-12-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隆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网红”一词越来越常见,一些美食或景点成为“网红”后,总会吸引众多消费者光顾。材料中消费者的行为(       
①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③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            ④往往会推动某类流行趋势的出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网红以其形象、眼光、品位为主导,依托庞大的“粉丝”进行定向营销,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催生了网红经济。下列对网红经济判断正确的是(       
①网红经济能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②移动互联网为网红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
③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心理进行营销④网红经济将成为商品营销的主渠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1-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南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这一经济形式(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理性看待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属于理性消费
C.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D.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
2020-10-13更新 | 512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热播让花了2亿元冠名的加多宝十分得意。电视、报刊、网站、超市甚至连街边小卖部的墙上,加多宝的广告无孔不入。加多宝凉茶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2020-04-16更新 | 125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北京市民刘先生以前每逢“双11”总会网购一堆商品,但其中有很多商品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2019年参与“双11”的他有了明显的变化:“家里必须更换的、品质好的才会下单。”刘先生的消费变化启示我们应(       
①杜绝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③坚持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④避免盲从,坚持理性消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镜头一:统一、肥大的校服,有“严格要求”的发型已经承载不了十几岁学生族想要绽放的活力和青春,一双鞋子就成为他们展示个性、家庭财富、时尚指数的重要载体。很多家长都反映,现在的中学生特别喜欢买鞋子,特别是男生,还存在着“斗鞋”现象。

镜头二:2016年“双十一”,天猫以1 207亿的交易额再创世界纪录。一些买买买的剁手族们在陆续收到包裹的同时开始在网上发起讨论:怎样的人才能在“双十一”过后不后悔?有人后悔买东西,有人后悔没买东西;有人发表观点说“双十一”成为让你不买难受,买了后悔的日子。


结合材料,评析上述镜头的消费心理,并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在‘双十一’过后不后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