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到2025年中国10%至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①国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电动汽车提供了可能
②电动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③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电动汽车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符合了人们求异的心理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9-01更新 | 286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大学生借助“校园网贷”进行消费的方式悄然“走红”。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引发的借贷纠纷甚至债务悲剧也不时见诸媒体。这警示我们(     
A.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B.要避免贷款消费
C.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倾向D.要做理性消费者
2021-08-19更新 | 495次组卷 | 10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天门、潜江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3 . 按照中国人的“面子观”,请人吃饭讲究“排场”、“丰盛”,好像只有多些、剩余一些才显得大方、有礼貌,这导致了平时较为普遍的餐桌浪费现象。这样的消费行为是(  )
A.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2020-11-01更新 | 184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0年春节,人们对数字生活的依赖产生了不可逆的跃进:“无接触”需求引爆医疗、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而这些产业的数字化又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习惯,“线上生活”从线下生活的补充,一跃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现实生活”。材料表明(   
①生产方式的变化会引发消费方式的变化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④数字生活使人们的消费选择更加务实和理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0·湖南湘潭·一模
5 .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由于(   
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2019-01-30更新 | 10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0-2011学年湖北省咸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政治卷
6 . 大多数单身人士在消费方面紧跟潮流,重视新奇刺激的体验。随着中国单身人士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商家纷纷开发“提升形象气质”和“愉悦感官”的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他们的消费方式,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一经济现象表明
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支配了生产发展的方向
③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抢占市场先机
④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为特色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06更新 | 281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宜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人文)
7 . 个性化消费是指消费者出于自身收入水平、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商品与劳务的丰富而使得消 费者的行为更加成熟,消费需求更加复杂,消费心理更加稳定;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只是满足对物的需求,而主要是看重商品的个性特征,希望通过购物来展示自我,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消费体现了什么消费心理,有什么影响?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如何做。
8 . 某市一位服装店店主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该店主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这位店主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实心理
B.从众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2016-12-12更新 | 10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部分示范高中高一期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