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2 . 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并与其他试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022-07-14更新 | 691次组卷 | 149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双十一”期间许多商品支持购物津贴使用,满200减20,满400减50……许多消费者为能使用到购物津贴而努力凑单。然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并不是自己需要的。消费者的这种凑单行为(   
A.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B.违背适度消费的原则
C.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D.违背理性消费的原则
4 . 随着高考的结束考生和家长们掀起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引发了“后高考经济”的火爆。然而,“后高考经济”似乎也成为了浪费的温床,孩子们跟随潮流大量购置不必要且价格不菲的奢侈品,一些经济不太好的家庭甚至举债消费。对此,我们应倡导(     
①抑制消费,艰苦奋斗       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许多人感叹,现在春节已成了“春劫”,自己则成了“节奴”,一个春节花完了几个月工资。“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这种消费主要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021-08-12更新 | 435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十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有位著名作家曾说“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在消费方式上,尤其如此,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许多人都穿“松糕厚底鞋”;流行“文化衫”,满大街的人都穿着“文化衫”……这说明(     
A.从众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C.求实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D.求异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7 . 一名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 “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下列对材料和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
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
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020-12-02更新 | 8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消费者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这种消费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9 . “种草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业态。“种草”是指“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可见,“种草消费”实质上就是一种另类的广告,一种以口碑传播的营销过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种草消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
②“种草消费”从本质上说利用了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
③“种草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值得提倡
④部分年轻人轻易被一些商家的过度宣传迷惑,产生非理智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15高一上·浙江台州·阶段练习
10 . 2013322日,彭丽媛夫人陪同习近平主席访俄,其所携带的手提包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彭丽媛访俄尚未结束,该品牌的手提包已在国内流行起来,一些该品牌手提包的门店出现了断货现象。人们对该款手提包的追求是(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