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2019年“双11”期间,在部分快递企业的带动下,全国有7万多个快递网点开展了快递箱回收活动。一个个相对完整的快递箱,重新回到物流循环中,这一活动(       
①旨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②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③直接增加了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量④推动了快递服务企业技术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0高一下·河南郑州·学业考试
2 . 一项调查表明,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购买的,东西买回来后,却发现并非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材料说明
A.提倡适度消费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020-10-25更新 | 1033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0年辽宁清原高中高三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卷政治
3 .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人们对消费产生许多新思考,人们对“病从口入”、不食用野生动物、分餐等有了真实的认识。这对我们消费的启示是(     
①改变合桌共餐的从众消费习惯,紧跟分餐新潮流
②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消费无小事,个人消费要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④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消费中减少资源的浪费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 . 厦门某中学生小强同学家通过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她将最近积攒的四五个饮料瓶和废旧报纸分类进行投放,刷卡、扔垃圾、查询积分……转眼“吐”出来的就是饮料。这一“互联网+回收”的模式(  )
①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④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13更新 | 309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政治单元测试题:经济生活一二单元

5 .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力度逐渐加大,农产品销售问题愈来愈突出。有的贫困地区并不缺少资源,一些“土特品牌”和“驰名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蕴含宝贵的文化属性。然而,或是苦于交通不便,或是囿于观念认识,这些“宝贝”往往运不出去,打不开销路。不同的是,受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区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意外走红,特别在5G新时代,“直播”的方式更能撬动消费市场。“土特品牌”和“驰名产品”打开了销路,直接给贫困人口带来了经济收入。

消费扶贫为脱贫攻坚打开新的路径,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与消费者相遇,实现了生产、采购、加工和消费环环相扣,打通了农户到合作社、从餐饮企业到消费者的供应链,连接起有效的供求关系。直播带货不仅能够促进消费与生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更是为助农扶贫开创了新方式。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阐述实施消费扶贫的经济意义。
2020-08-18更新 | 6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政治新教材同步课时AB卷》部编版必修2必修2 经济与社会综合卷(B卷提升篇)
6 .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该决定实施的积极影响是(       
①引导人们树立“万物共存”的消费理念
②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各种消费行为
③保护消费者健康,保护自然生态
④引导人们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5更新 | 278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基础过关)

7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80%,手机、MP3达30%,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对这几种消费心理进行简要评价?
(2)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19-20高一上·北京丰台·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曙光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等。这一举措
①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②增加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③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④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3-14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政治新教材同步课时AB卷》部编版必修2第02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B卷提升篇)

9 . 材料一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2019年11月.27日,《江苏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运设施设备配置指南(试行)》公布,要求新建和条件较好的既有居住小区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点,对生活垃圾进行定时定点相对集中收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2)分析江苏省推进垃圾分类的经济学意义。
10 . 为了实践低碳生活、营造绿色家园,某校高一学生举行了“以物易物、‘换’醒低碳”的主题活动。不少学生通过自愿、自由的交换,将手头闲置的或购买后不喜欢的物品与学校师生交换,使这些物品的效益最大化,实现物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的良好环境效益。材料中的以物易物
①不同于买卖,并没有使用任何金钱作为交易的工具
②是商品流通的一种特殊形式
③体现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
④每次交换时价格都必须与价值相符合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19-11-26更新 | 535次组卷 | 24卷引用:高三一轮复习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