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决定消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工业4.0是德国政府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德国工业4.0对生产企业提出的要求中最关键的一点莫过于建立弹性生产线,所谓“弹性生产线”,是指一条生产线不需要更换设备就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随时更换各环节的关键参数,生产出有差异性的产品。建立弹性生产线的主要依据是(     
A.消费引导生产,对生产方向起决定作用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为消费创造动力
C.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D.需求能够引导生产,对生产有调节作用
2022-07-17更新 | 151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18届高三艺术类考生政治专题二适应性检测
2 . “今天,你跑步了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的改变,“跑步经济”悄然兴起,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运动手表和智能手环等科技产品的热烈追捧。材料表明(     
①市场需求对生产有调整和导向作用 
②产品开发要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 
④消费方式的变化提高了消费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5更新 | 138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周末检测(02)

3 . “Light Luxury”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小奢侈”,中文叫“轻奢”。现在全世界享受小奢侈的消费者逐渐增加,而在中国,“小而精”正在流行起来。2016年“光棍节”中国单人家庭用小家电的销售额同比骤增了25%以上,这得益于随着单人家庭的增加,购买小巧精致、奢华的单人家电的人逐渐增加。为了适应小型化趋势的变化,中国企业正相继推出小型家电。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火锅专用电锅”。在中国,传统的大型家电产品大多形势不太乐观,但小型、高级和智能家电产品,反而表现出良好的销售势头,令人关注。此外,中产阶层人数已突破1亿人,他们就是这类“小而精”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比起价格,他们更重视品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中国“小而精”消费模式流行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这种消费模式流行的意义。
2020-03-15更新 | 26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周末检测(02)
4 . 据201812日《人民日报》报道,随着我国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出现了“机器换人”的浪潮。2017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上半年累计销售18519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22.9%。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7个行业大类,102个行业中类,使用覆盖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②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反作用
③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机器人能够创造更高的商品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01-16更新 | 193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18届高三艺术类考生政治专题二适应性检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到此游”到文化游、深度游,从跟团游到自由行、定制游,从线下支付到移动支付……旅游供给侧不断涌现的新产品、新线路、新方式,正在刷新着人们的出游体验从“感受旅游”明显转向“享受旅游”。这表明
①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②消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9-25更新 | 396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检测题1
6 . 今年“6.18”年中购物节恰逢世界杯和端午节,世界杯带动了啤酒、小龙虾等产品的热销,各大平台创新推出辣条口味、榴莲口味、芝士口味等形式多样的粽子,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刷新了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记录。这表明
①攀比心理主导网络消费
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③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1-16更新 | 2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政治周末检测(01)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实行分级定价,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医师级别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医疗服务制定不同价格,拉开价格差距,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意见》强调,各地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政策同步实施,确保群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了产业环境,有效推进了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017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城乡变动情况表

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满意度
指数增长率指数增长率指数增长率指数增长率
城市83.80.04%81.27-3.70%83.8-2.50%83.83.80%
乡村81.942.70%77..7-1.30%81.270.00%82.984.10%

注:①文化消费环境主要是文化产品的质量问题和价格不稳定。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主要收到收入的影响,而消费满意度与消费者的心理有关。②目前我国文化消费结构优化仍有一个过程,城乡差距明显,但在逐年缩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价格”的有关知识,分析对医疗价格实行分级定价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概括我国乡村文化产品的消费现状,并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文化产品的消费现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遭的新词。

材料一


注:“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020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9 . 2018年1月,“阿里巴巴”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用户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随意选货;经过“支付门”,所购商品款就被自动扣除。“无人超市”的推出有利于   
①提升消费体验,促进传统商业模式创新        ②降低零售经营成本,提高商品和资金流动效率
③去除商品流通中间环节,实现直接交换        ④彰显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9-02-20更新 | 23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综合测试
10 .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端入手,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互联网+”在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新趋势有
①建设能源物联网,方便居民监控管理能源的使用
②线上互联网企业和线下传统企业加强战略合作
③企业使用大数据技术,为未来产品研发精准定位
④使用机器人,升级企业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