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有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22年6月,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新增国投集团等5家企业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力争在管控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各个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实现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下列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影响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引导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资本配置效率
②赋予投资公司更多自主权,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③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优化管理方式
④关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注重营业额考核
⑤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⑤
C.②→③→①→⑤D.③→②→⑤→①
2 . 下表为我国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部分数据统计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我国GDP中央企业营业收入中央企业净利润中央企业上缴税费
总值(亿元)56264219.2万1.1万1.5万
增速(同比)2.5%12%6.1%14.4%
①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了经济
②央企效益良好,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③税费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④央企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总部位于C市的S集团连续18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但近年来,S集团面临传统零售商业模式落后、企业经营机制不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后债务负担沉重等突出问题。为推动S集团健康持续发展,融入商贸行业资源整合、资本融合的发展大势,C市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在S集团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

混改后的S集团不再作为市属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而是由C市国资委、W集团(非国有)、B集团(非国有)按照股权比例(分别持股45%、45%、10%)派驻董监事共同治理,治理主体边界进一步划清,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工会组织等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得到清晰划分;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建立了创业合伙分享机制,实施团队跟投、定额承包等多种激励措施,推动形成“人人都是创业者”的氛围,充分激发了公司员工热情注册资本由8.45亿元提升到18.78亿元,与行业先进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S集团逐渐恢复生机,效益节节攀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S集团是如何恢复生机的。
2022-12-11更新 | 1244次组卷 | 8卷引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综合主观题专练
4 . 污水处理产业一般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长远,事关百姓民生、事关子孙后代。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发展迅猛,全国污水处理企业21.93万家,其中,2020年污水处理企业数量达到了4.55万家,比前一年增长20%,竞争激烈。下表中为三个企业的发展现状
A企业B企业C企业
企业性质大型私营企业特大型央企地方重点国企
企业优势和主营业务拥有先进的膜集成污水深度净化技术,专业从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全业务链。生态环境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下辖水务、能源、生态等多领域专业板块。拥有专业水处理技术体系,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保事业的旗舰企业。
发展现状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净利润较去年下降50%,连续三年资产负债率高。发展态势良好,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污水资源化、净水领域等整体实力。长期保持水处理行业领先地位,但跨地区发展阻力重重。
针对上述情况,以下制定的企业发展规划中较为合理的是(     
①A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通过合理分配收入走出企业发展困境
②A、B企业取长补短,发展成为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③B、C企业合作发展,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增强国企竞争力
④三个企业独立经营,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污水治理市场的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借改革东风,广东电网公司以“引资、引制、引市场”为目标,推动能源发展公司首次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出一条传统企业迈向多元股东治理的市场化改革路径。下列能正确反映股权多元改革路径的是(     
①企业股权多元改革→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②企业股权多元改革→建立长效的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③企业股权多元改革→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作机制,把科研、产品、增收创效等要素融合贯通→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④企业股权多元改革→改革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实行市场化用工机制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冲锋号”。两年多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就。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大力推进重组整合,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7家,涉及几个重点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围绕能进能出,加快实施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围绕能增能减,推动完善了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

材料二   鞍钢集团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鞍钢坚持服务国家资源安全战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鞍钢矿业在资源储量、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行业领先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铁矿资源开发企业。完成鞍钢和本钢重组,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引入优秀民营企业完成本钢混改,激发企业活力动力。着力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7%,总额同比提高41.6%,6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全部完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批精品钢材广泛应用于北京冬奥会、中老铁路等工程项目建设。2022年一季度,鞍钢净利润同比增长13.29%,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明显成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鞍钢是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的。
2022-08-18更新 | 55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之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局势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党中央提出,要在促消费稳外贸的同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材料一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已实现跨越式提升。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行政分割、布局不平衡、公益性与市场性兼顾不够、创新型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扩大有效投资,关键在于坚持精准有效投资导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找准基建发力点,实现扩大“有效”投资。
2022-07-08更新 | 5127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10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8 .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截至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已顺利完成。让我们一起来感悟“新国企”是怎样炼成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企改革发展路径:

时间事件
1978-1992年第一波国企改革浪潮: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国企从完全计划经济模式转向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3-2002年第二轮国企改革完成了股份制改革的建设:中央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强调“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通过“抓大放小”引入了竞争淘汰机制,提升了市场效率。
2003-2013年第三轮国企改革开始:国资委挂牌成立,推动国企兼并重组,国企进行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国企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盈利能力也持续增强。
2013年至今第四阶段改革以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序幕: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
结合材料,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阐述国企改革的意义。
9 . 2022年1月19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介绍到:国资央企2021年通过市场化方式实施混改项目超890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800亿元;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重组,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这说明中央企业(     
①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②充分发挥中央企业政治优势,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
③以稳促进、以进固稳,推进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④聚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动关键领域锻长板、补短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23更新 | 162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江苏变式训练经济篇
2022·河北·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以来,由于煤炭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燃料成本与电价倒挂,燃煤发电企业陷入亏损,“每发一度电都在赔钱”,电厂的电煤库存也普遍趋紧。煤炭库存不足,导致很多电厂面临停机、经营形势严峻,也令保供压力骤增。2021年9月下自以来全国多地限电、停电,部分企业生产甚至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为此,我国政府组织相关企业开展了煤炭和电力的保供工作,全力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

2021年10月1日,国资委负责人赴有关企业实地调研时指出,要牢记“国之大者”,坚决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千方百计、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主力军、“顶梁柱”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企业不可能按照国家要求在亏损的情况下保证能源供应。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2-01-14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2(新高考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