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有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表为我国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部分数据统计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我国GDP中央企业营业收入中央企业净利润中央企业上缴税费
总值(亿元)56264219.2万1.1万1.5万
增速(同比)2.5%12%6.1%14.4%
①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了经济
②央企效益良好,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③税费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④央企为稳定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污水处理产业一般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长远,事关百姓民生、事关子孙后代。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市场发展迅猛,全国污水处理企业21.93万家,其中,2020年污水处理企业数量达到了4.55万家,比前一年增长20%,竞争激烈。下表中为三个企业的发展现状
A企业B企业C企业
企业性质大型私营企业特大型央企地方重点国企
企业优势和主营业务拥有先进的膜集成污水深度净化技术,专业从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全业务链。生态环境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的领军企业,下辖水务、能源、生态等多领域专业板块。拥有专业水处理技术体系,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生态环保事业的旗舰企业。
发展现状受国内外环境影响,净利润较去年下降50%,连续三年资产负债率高。发展态势良好,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污水资源化、净水领域等整体实力。长期保持水处理行业领先地位,但跨地区发展阻力重重。
针对上述情况,以下制定的企业发展规划中较为合理的是(     
①A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通过合理分配收入走出企业发展困境
②A、B企业取长补短,发展成为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③B、C企业合作发展,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不断增强国企竞争力
④三个企业独立经营,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污水治理市场的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借改革东风,广东电网公司以“引资、引制、引市场”为目标,推动能源发展公司首次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出一条传统企业迈向多元股东治理的市场化改革路径。下列能正确反映股权多元改革路径的是(     
①企业股权多元改革→以股权转让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搭建与非国有资本对接平台→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②企业股权多元改革→建立长效的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③企业股权多元改革→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作机制,把科研、产品、增收创效等要素融合贯通→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④企业股权多元改革→改革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实行市场化用工机制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建立多元股东现代企业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分经济类型)。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信,在两个“毫不动摇”的指引下,“国民共进”必将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所谓“国民共进”,是与此前“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等观点相对而言的,即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提起“慧眼”卫星、首艘国产航母、C919大型客机,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些大国重器的诞生,几乎都离不开国企的责任和担当。腾讯、华为、百度、京东等一大批民企都在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据统计,2017年民企用近40%的资源,创造了我国60%以上的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网购、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许多新业态、新模式几乎都与民企息息相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有效推动“国民共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2022-10-25更新 | 53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冲锋号”。两年多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就。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大力推进重组整合,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7家,涉及几个重点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围绕能进能出,加快实施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市场化用工制度,围绕能增能减,推动完善了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

材料二   鞍钢集团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鞍钢坚持服务国家资源安全战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充分发挥鞍钢矿业在资源储量、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行业领先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铁矿资源开发企业。完成鞍钢和本钢重组,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引入优秀民营企业完成本钢混改,激发企业活力动力。着力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7%,总额同比提高41.6%,6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全部完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批精品钢材广泛应用于北京冬奥会、中老铁路等工程项目建设。2022年一季度,鞍钢净利润同比增长13.29%,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明显成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鞍钢是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的。
2022-08-18更新 | 55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政治试题(一)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有企业多途径、全方位实施瘦身健体,在“压减”(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剥离清退“两非”(非主业、非优势业务)“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等方面进展明显。有关信息显示,从2016年到2021年底,中央企业共“压减”法人户数19965户,推动管理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地方国企管理层级普遍压缩到4级以内。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两非”“两资”剥离清退完成率超过85%,全国纳入名单的“僵尸企业”处置率超过95%,中央企业从事主业的户数占比达到93%。通过参股经营投资自查整改,各中央企业累计清理退出非主业、效益差的低效无效参股股权1099项,收回资金211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压减”、剥离清退“两非”“两资”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局势影响,我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党中央提出,要在促消费稳外贸的同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材料一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已实现跨越式提升。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行政分割、布局不平衡、公益性与市场性兼顾不够、创新型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扩大有效投资,关键在于坚持精准有效投资导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找准基建发力点,实现扩大“有效”投资。
2022-07-08更新 | 51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政治高考真题

8 .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截至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0%目标任务已顺利完成。让我们一起来感悟“新国企”是怎样炼成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企改革发展路径:

时间事件
1978-1992年第一波国企改革浪潮: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国企从完全计划经济模式转向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3-2002年第二轮国企改革完成了股份制改革的建设:中央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强调“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并通过“抓大放小”引入了竞争淘汰机制,提升了市场效率。
2003-2013年第三轮国企改革开始:国资委挂牌成立,推动国企兼并重组,国企进行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国企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盈利能力也持续增强。
2013年至今第四阶段改革以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序幕: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
结合材料,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阐述国企改革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2017~2021年我国GDP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材料二   在我国,国有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劳动者,掌握着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和先进生产工具。目前,中央企业有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冶金、机械等行业。据统计,2020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18.3万亿元。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有265家国有企业上榜,且榜单前十位均为国有企业。

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5%30.3%29.8%,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不断提高,更多用于公共事业。国有企业在扶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慈善捐赠方面持续作为。国有企业有基于历史和现实所形成的重要属性和特定功能,必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作用。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2022-05-10更新 | 610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21年湖南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赶考成绩亮眼。湖南兵器、中湘美好、新天地保安等18户企业先后完成混改,华菱线缆完成中小板上市,海利集团主业资产整体上市推进顺利等。湖南在全国国企重点改革任务评估中被评为A级、全国排名第4位。以下国企改革推导正确的是(     
①引入非公资本→推进国企经营市场化发展→增强国企竞争力
②开展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推进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增强国企的主体地位和活力
③推动国企重组→优化国企股权结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④引入战略投资者→控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提高国企活力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