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体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下列传导路径中,能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是(     
①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外资对高标准农田投资规模
②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发国债专项资金→推动农田建设项目落地实施
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业设施智能化建设→提升标准农田建设管护水平
④提高国家补助水平→减轻产粮大县资金负担→调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下表为2023年J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项目2022年(元2023年(元增速(%
工资性收入20388213874.9
经营净收入632465784.0
财产净收入8148565.2
转移净收入209222366.9
可支配收入29618310574.9
根据上表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该地加大财政投入,使高水平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
②劳动性收入是该地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该地创新土地所有权流转方式,挖掘增收潜力
④该地加强政策激励,激活农村生产要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某村利用30余亩闲置林地打造了集“露营+亲子团建+自助烧烤+围炉火锅+网红打卡”于一体的“山野里”露营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91.15万元、同比增长188%。由此可见,该村(     
①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②创新了集体经济形式,增加了农民收入
③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了产业融合             
④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更了土地性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湴崀村通过促进“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快速落地,整合流转土地约800亩,推动闲置土地和规模土地适度向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实现10个村小组增加年收益80万元、村民人均增加年收入1500元、村委会增加年收益8万元。湴崀村的发展(       
①能够提升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②通过拓宽收入渠道,实现群众增收、共同富裕
③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壮大,推动了乡村振兴
④利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地是“油菜之乡”,全区油菜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近年来,当地充分挖掘油菜的油用、花用、肥用、蜜用等多种功能,逐渐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带动当地1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这启示我们,实现乡村振兴需要(     
①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②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
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
④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使全体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8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 9月高考全真模拟政治试题(一)
6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       
①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②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④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7更新 | 21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年高考政治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海南卷适用)
7 . 门前樱桃屋后瓜,葡萄提子挂满架,这是某县“庭院+产业+旅游”的模式发展果蔬、中药材种植的庭院经济,“方寸闲地”变成“美好天地,增收宝地”,目前美丽庭院已建成86569个,遍布全县。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     
①促进规模经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
②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
③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④凸显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在环境资源的硬约束下,各地继续把创建高产试验示范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着眼推广“专家田”变“农民田”。但是,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掌握技术不多、积极性不强。因此要把试验示范区的“专家田”变为“农民田”需要(     
①加强对农民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②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大力度的保障和实现民生
③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发挥第三次分配在分配体系中的指导作用
④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4更新 | 521次组卷 | 9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热身政治试题(一)
9 . 某村在党总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由党员骨干倡议,采用“支部+公司+边民”的经营模式,成立了旅游公司,吸纳当地村民参与到公司运营中,为游客提供家庭旅馆住宿、工艺品销售等服务,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村民致富。由此可见,该村的致富法宝在于(       
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提升基层组织管理效能
②遵循经济规律,努力探索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民的积极性
④有效提高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9更新 | 2733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有一群懂农业、有技术、会管理、善运营的人,他们扎根乡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和实现梦想。他们,被称为“新农人”。

——在广西省隆安县,“新农人”小苏带领团队培育出优质火龙果品种,成为省内最大的种植基地。吸收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定期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公益援助等方式,让农户共享“甜蜜果实”。

——在湖南省宁远县,“新农人”小周创办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家园,它陪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为村中老人画肖像,感受与村庄的联系;绘制墙绘,将灵感创意变成村中美景;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孩子心中,成为诗画乡村“造梦人”

——在山东省济南市P县,“新农人”小史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组织引导群众共同思考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玫瑰花乡”等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浪溪河古镇泉乡等全域旅游路线,使小山村变成大景区,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有观点认为,培养“新农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