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体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有1500年油茶种植历史的酉阳县,过去因缺乏整合,产值偏低。近年来,当地立足资源优势,通过“公司+村集体经济+基地”模式,形成油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构建起以油茶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优做大油茶业。联结带动农户5.5万户20余万人,全县48%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来源于油茶产业。酉阳县的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②通过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增收
③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发挥集体经济主导作用
④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当地农民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政治题
2 . 2023年以来,江西省庐山市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立足全市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开辟村企共赢新路子,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助推乡村经济发展。庐山市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①推动不同的经济主体取长补短
②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④目的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基础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把“靠天吃饭”的耕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田,将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要把“木犁耙”“铁把式”换作“金扁担”,让更多“金种子”破土而出。由此可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     
①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②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探索有效发展方式
③改变土地农用性质,保证重要农产品供给
④创新农村经营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7更新 | 2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一)政治试卷
4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合了时代发展,顺应了林农期盼。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围绕“稳、活、融、试”展开,实现产权明晰、承包到户,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       
①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林地承包关系相对稳定
②放活林地经营权和引导林权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③发挥集体经济主导作用,推进山区森林资源循环利用
④探索改变集体林权性质,提高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9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方案》在加快推进“三权分置”、确保集体林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放活林地经营权、保障林木所有权、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支持产业发展上均有不少新的提法、做法和亮点。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①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护农民财产权益
②明确农民对林地的所有权,增加财产性收入
③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壮大集体经济
④变革集体经济的性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批有知识、有活力的“新农人”怀着新时代的“三农梦”,扎根在广袤乡村。


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这些“新农人”变身“兴农人”,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一支生力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新农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批有知识、有活力的“新农人”怀着新时代的“三农梦”,扎根在广袤乡村。

*技术人员小刘:利用改装收割机、操作植保无人机等技术,带领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服务。

*青年学子小陈:大学毕业后返乡,致力于种植抗盐碱的新品种水稻,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水稻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

*侗族姑娘小张:留学归来,根据市场开发家乡农特产品,借助RCEP的政策红利与多家跨境电商合作,产品远销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助推农民增收。


*……

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这些“新农人”变身“兴农人”,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一支生力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新农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3-11-22更新 | 133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级11月质量监测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20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乡村旅游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条例》由州人大常委会制定、州人大会议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为进一步对黔东南州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州人大常委会将“五强化”明确至《条例》内容,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建立乡村旅游资源数据库,提高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以交通、水利及通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强化生态和文化保护传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培育绿色产品、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等乡村旅游商品;三是强化服务和产业发展升级,通过拓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开发“产业+旅游”产品组合,促使产业延伸,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协同发展;四是强化宣传和品牌建设推广,依托龙舟赛、村级篮球联赛等民间赛事活动撬动和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融入品牌打造;五是强化制度和体系建设保障,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和土地、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旅游发展等内容在各项制度中予以明确。

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州司法行政积极主动作为,在工作中充分注入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等社会管理各项工作机制,增强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功能,以基层治理的实效焕发了黔东南美丽乡村、活力乡村的魅力。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乡村旅游促进条例》如何促进乡村旅游、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保障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9 . 拔河、插秧、赶小猪,乡村燃起“土味”运动会,带动了体育兴村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某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攀岩项目,抱回了“全国攀岩第一村”的金字招牌,连续4年举办了全国美丽乡村攀岩系列赛,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促进村集体年均增收150万元。体育兴村的创新实践有利于(     
①创造以城带乡新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③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④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26更新 | 8427次组卷 | 4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5(新高考七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县深入开展村级集体资产的清查核资,整合闲置、废弃、低效使用的坑塘、河坝、沟渠、林地、厂房等闲置资源,通过竞价发包、量化股份加入新项目、使用土地挂钩政策等方式,变闲置资源为有效经营的资产。上述举措(     
①推动了村集体资源的整合利用
②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空间
③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④深化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