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体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潢溪镇朝阳村的甘蔗林长得高大挺拔,远远望去,绿意盎然。甘蔗是当地的传统经济作物。近年来,该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红糖小镇,探索甘蔗种植、红糖加工、市场销售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2020年7月,该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甘蔗红糖数字化农业项目,同样是种甘蔗、制红糖,但变化悄然发生了。土壤墒情仪、水肥一体机、滴灌网络等数字农业设备走进蔗田,数字种植可减少用工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平均每亩地能增产近20%。为打造红糖品牌,该镇还成立了晓花匠农业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邀请店前村、逄叶村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加盟。并将原先大袋散装的红糖变成了小袋独立包装,开发了暖姜红糖、玫瑰红糖等不同口味,如今精加工后按不同等级售价68元到138元一斤,镇里的红糖实现从土特产养生礼品的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该镇做法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有何借鉴作用。
2023-04-20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2 . 从传统农业乡镇,到如今的“一镇一园”集体产业建设,海淀区某乡镇实现集体经济的破茧化蝶:成立乡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民变股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村民变居民,村民带着社保进城,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同时,该镇坚持“村+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产业带动、文化赋能、绿色发展”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强村富民。该乡镇做法的成功得益于(     
①深化集体产权改革,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②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③通过再分配方式,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④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2更新 | 2824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放眼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奋进高质量发展

镜头一   曾经“落后”“闭塞”的原中央苏区广东侨乡村,近年来,依托良好生态和丰富的客家人文景观,打造了亲子农场、特色水果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经营漂流、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1年的3000多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万多元。

镜头二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考察时指出,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在坚持林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流转机制,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

镜头三   新型锂盐、高端特气……走进福建龙岩市上杭县的蛟洋新材料产业园,一批新项目让人对这个偏远的山区县刮目相看。下一步,龙岩将加快推动与湾区重要城市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加强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产业协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革命老区的发展举措对实现乡村振兴有什么重要意义?
4 .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下列传导过程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①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调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加经营性收入
②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③兜底扶贫→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④增加农业就业岗位→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某地依托辖区内农业资源优势,坚持抓集体经济、抓产业、抓富民、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探索“社区党支部十合作社十农户”的集体经济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助力群众增收。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一条日产15吨的小米加工生产线,形成了谷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当地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集体经济知识,分析当地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
2022-03-02更新 | 60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1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从所有权、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在保留农户承包权的同时推动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大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土地高效利用;等等。这些新时代的土地制度改革,都有利于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更好用活乡村土地资源。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党中央推行的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的作用。
2021-11-10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2月,国家出台《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指出,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G市某开发区辖24个村,总面积4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9万亩。区内现有各类企业110余家。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园区内很多农民进企业打工,农民种地积极性越来越低。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问题,在当地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下,某农业发展公司在园区建设“为农服务中心”,配置高标准的农资库农机库,购置了植保无人机、四轮施肥机等150多台(套)先进农业机械。

公司与村“两委”签订托管合同,实行“整村托管”。村“两委”组织农民集中统一向服务中心购买耕种、植保、收获、烘储等环节服务,每亩一年可节省260~280元,同时通过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药化肥用量降低20%。公司按照服务量向村“两委”支付一定费用,作为村集体积累,用于村级公益事业。2018年,服务中心为开发区直供农资3680吨,提供植保服务3.2万亩,粮食烘储7000吨,经营服务总额4000余万元。“整村托管”实现了各方共赢。

材料二   向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我国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

龙家沟村地处G市山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贫困率者达19.2%。2017年初,G市市委选派农业局优秀党员王某担任该村“第一书记”。

王某到任后广泛调研,逐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每月一次党课制度,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协助村“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实行党员“联户结对帮扶模式”,引导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养鸡和养牛产业;解群众之难,积极协调资金,修建6.8公里道路,实现组组通水泥路,将自来水管铺设到户,解决800余人的饮水难题;制作村务公开展板,实施村干部履职承诺制度,指导制定该村村规民约。到2019年底,该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多万元,龙家沟村旧貌换新颜,王某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整村托管”是如何实现各方共赢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施“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对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确保“菜篮子”和“米袋子”安全,必须解决发展动能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生产动能不足的问题:农产品中间成本高,农民低价卖粮与市民高价买粮同在;土地资源紧张与土地荒芜并存;农业科技聚焦的重点在于增产而非提质;小农经济模式普遍存在,土地分散承包经营无法满足规模化的客观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增强粮食生产动能以确保粮食安全。
2021-08-1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指出,围绕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的目标,开展主体跨界融合、要素跨界配置、业态跨界创新、利益跨界共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列属于促进乡村产业间融合发展的举措是(     
①完善原产地认证标准,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
②宽带进乡入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③鼓励土地所有权流转,提升家庭农场规模
④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开展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5-29更新 | 1270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要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求,统筹推进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和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培养行动,加大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提升主体从业者生产经营能力。该通知的发布旨在(     
①改变农村集体产权性质,确保创新创业效益
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增收
③大力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④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