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集体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从传统农业乡镇,到如今的“一镇一园”集体产业建设,海淀区某乡镇实现集体经济的破茧化蝶:成立乡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村民变股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村民变居民,村民带着社保进城,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同时,该镇坚持“村+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产业带动、文化赋能、绿色发展”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强村富民。该乡镇做法的成功得益于(     
①深化集体产权改革,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②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③通过再分配方式,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④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2更新 | 2824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某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在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个别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粮食种植面积有缩减趋势。虽然国家有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但随着农资、人工、机械等价格不断攀升,粮食生产用地流转费提高,制约了种粮大户的发展。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土壤肥力、有机质下降,粮食质量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难以及时到位,影响了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怎样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3 . 当前,多地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总产值接近2万亿元;湖南省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四川省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等等。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是(     
①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②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③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④有效提高农业产业集中度
⑤促进生产要素向农业产业集聚
A.④→②→①→⑤B.④→②→③→①C.⑤→②→④→①D.⑤→④→②→①
4 . 2022年1月10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该《意见》助力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②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农业新模式新业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③创新财政金融服务方式→加快形成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④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支农机制→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持续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市邮政管理局与区农业农村局探索建立“快递+合作社+基地+农户”助农扶农模式,为果农打开一条致富路:农户负责打理农产品,当地合作社统购统销,快递网点直接到基地无缝对接快递服务,让农产品走出乡村,送往全国各地。该助农扶农模式有利于(     
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
②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③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户收入
④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某地农村地域广,土质优越,但依靠传统农业增收缓慢,经济相对落后。后来,当地政府实施“双富工程”,采取“农户+投资人=合作社”的形式,投资人是城市市民,其闲散资金等投向农村,与农村农民的土地、劳动力、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结合,在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委托管理和监督指导下,进行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共担投入、共享收益,实现市民与农民双双富裕。“双富工程”的成功得益于当地(     
①创新经营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②拓宽融资渠道,激发要素活力,城乡融合发展
③盘活土地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共享发展
④实施科技兴农,减少经营风险,深化产业合作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2021-08-23更新 | 1920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某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带动及人股分红等多种方式打造小龙虾、蔓三七等大型产业基地,带村民增收致富。同时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打造了育才文化广场,设立红黑榜,新时代文明新蔚然成风。多举措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三宜”寨背村,实现了华丽转变。根据材料信息,不考虑他因素,该村经济振兴的路径是(     
①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
②村民收入提高
③促进乡村振兴
④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⑤整合乡村资源
⑥助力乡风文明
A.①→②→⑤→③B.①→②→⑤→④C.⑤→②→④→⑥D.⑤→④→②→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S村地处大山深处,由于耕作条件差,收入来源单一,贫困曾是村庄的生活常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S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脱贫之策。从那之后,S村开始尝试,组织村民外出参观考察和培训学习,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培育村民创新意识。根据本地实际和资源禀赋,村民流转1000亩土地,组建以股份合作模式运作的猕猴桃产业园,产品实现港澳直通。S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引入外部企业开发本村“红色旅游”“神秘苗寨”“峡谷溶洞游”等乡村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组建苗绣合作社,发展农家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并输出全村300多名劳动力到对口帮扶的深圳、广州等地转移就业;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厨、改厕、改浴,为家家户户通水、通电。曾经的穷僻小村庄如今焕然一新,其“造血式”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s村的“造血式”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增加的生产效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益。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下属于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是
①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
③加强生产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④促进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3-16更新 | 834次组卷 | 24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首次对征地的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取消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市的限制、规定政府不能强迫农民退出宅基地。这表明(       
A.我国农村的土地部分私有化
B.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没有变化
C.我国农村土地的权属发生改变
D.我国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发生变化
2020-03-1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