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629元,增长9.6%,成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需要多措并举。下列选项能够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传导正确的是(     
①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持续发展稳就业
②完善按要素分配→提高财产性收入→实现多元化投资增收益
③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
④依托转移支付→拓宽再分配方式→促进劳动报酬与生产效率同步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在下列有关下图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201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最高、人口数量最多
②2012年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减少
③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是图示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④“三孩政策”出台有利于改善图示人口出生率现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在“2021劳动就业与职业发展促进行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劳动学会会长表示中国将进人高技能人才引领的“技能劳动时代”,-大批产业工人将由“人口红利”向“技能红利”转变,要促进优秀“蓝领”通过勤劳、创新、致富,率先进人中等收入群体。由此可以推断(     
①社会对“蓝领”劳动的认可和对“蓝领”劳动价值的尊重
②“蓝领”行业将创造更多的财富,缩小“蓝领”收入差距
③“蓝领”行业将加剧人才竞争,带来行业规模的逐步缩小
④“蓝领”的从业环境将得到改善,激励“蓝领”技术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9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适应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保就业工作。会议指出,保就业居“六保”之首,保住就业就可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关乎国计民生。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做好铺垫。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保就业对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传导过程。
2022-04-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从年龄结构看,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5~50岁人口占比63.35%,比2010年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比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从城乡人口结构看,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超过9亿人,占比63.89%,比2010年上升了4.21个百分点。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路径是(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总量减少→工资水平提高→低端产业加速对外转移
B.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程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农业生产水平下降
C.人口老龄化→消费结构变化→银发经济规模扩大→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率下降→资源约束缓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22-03-17更新 | 2903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前我国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③劳动有助于培育正确的社会意识
④劳动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涉及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就业”。本次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了39次,比2019年的报告还多出了9次。如此强调就业的依据是(     
①就业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②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稳定就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29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支出
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③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工作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2-02-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多重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是最基础性的动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又要注重需求侧管理。

新能源汽车涉及36个行业,关系到数千万个就业机会,我国主动顺应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服务能力的建设,适时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规定,财政补贴政策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需求侧管理的本质是激活潜在需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激活居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在需求的合理性。

2021-08-3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政治试题
10 . 2021届我国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为此,教育部于2020年12月2日启动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推进校地校企对接,通过线上平台向全国高校毕业生推送了超过50万个岗位。这一做法表明(     
A.政协积极搭建平台,畅通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B.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劳动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D.国家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2021-08-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