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国家之所以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②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③接受劳动教育就可以确保就业,使劳动者获得高收入
④接受劳动教育能提高劳动者技能,避免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1-02-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以来,某省以实施2.0版促进就业九条为总抓手,打出了一套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组合拳”。省市联动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技工”活动,截至9月底,为全省281.82万户企业免、减、延、缓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1456.78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207.62亿元,延缴社保费249.16亿元;向164.68万家次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20.06亿元,惠及职工3177.32万人次;1~8月向各类企业和劳动者发放就业创业补贴等18.27亿元;共组织16.4万名技工院校学生顶岗实习。

截至9月末,该省主要就业指标和目标任务按时序进度完成。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6.46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0.38%;三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2.56%,控制在3.5%以内,呈现出总体稳定、逐步回暖的态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该省“组合拳”政策对稳岗、扩就业的传导路径。
2021-01-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11月是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旺季。据统计,202年,我国有765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不少大学生觉得“毕业等于失业”,尽管拥有学历的大学生也面临就业难的情况,不少用人单位表示,有些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东北大学首次发出(致东北大学2020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希望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信里对毕业生给出了就业指导意见,指出毕业生在准备各类考试的同时,也要关注招聘信息找工作不能苦等;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转变“非高薪企业不签、非心仪城市不去、非体制内不可、非重点单位不想”的择业观念。


(1)东北大学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对社会生产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实现就业,劳动者自身应该怎样做?
2021-01-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流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隐形贫困人口“,网络流行词,是指有些人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晒吃喝玩乐的照片,但实际上非常穷,不是没有钱,只是赚钱速度赶不上消费速度,这告诉我们(       
①树立正确金钱观,做到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②树立正确劳动观,坚持劳动奉献光荣的理念
③树立正确理财观,坚持风险与收益相统一的原则
④树立正确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理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等“六稳”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等“六保”任务,要把保居民就业放在首位。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保就业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影响路径是(       
①激发消费活力,有效刺激消费需求②促进生产复苏,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
③稳定和增加居民收入④国内市场逐步活跃,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
2021-01-15更新 | 299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贵川桂四省2021届高三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6 . 没有充分的就业,劳动者就难以获得更好的收入,也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与消费。这说明(       
A.就业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B.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C.扩大就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D.就业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材料一   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虽然收窄至5.0%,但城镇调查失业率不覆盖全部人群,个体商户等群体仍有大量未就业人口。李克强总理2020年6月1日考察山东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据数据分析预测,全国城镇地区推广“地摊经济”可能带来的新增就业数量约512万人。如果假设涉及的新增就业因此人均年增收3万元,全国可增收约1500亿元(占2019年GDP约0.15%)。

材料二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8200多万个体工商户能带动就业人口超过2亿,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


(1)结合材料一,运用“劳动和就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地摊经济以促进就业的原因。
(2)有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活跃程度的晴雨表,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8 . 2020年9月29日,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应对疫情稳就业政策实施细则》。此政策(       
①体现政府安排就业②说明企业应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③表明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政策④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 改革开放初期,地摊经济曾对S市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后因负面影响凸显备受诟病。新冠疫情暴发后,S市经济一度停摆,保就业保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任务。市税务、交通和卫生等部门根据本市情况联合出台了让地摊经济适度回归的政策: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符合防疫要求等前提下,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和夜市,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等。这一政策助力中心城区零售餐饮等店铺复工率超过98%,增加就业岗位约8万个,推动了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地摊经济能推动S市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的理由.
10 . 拥有某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于是在全职工作之外,增加了一项临时工作,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的用工方式--“零工”,由此形成的经济形态被称为“零工经济”。这种经济形态(       
①降低了劳动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③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④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9-12更新 | 98次组卷 | 63卷引用:广西陆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