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总书记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是基于(        
①人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②劳动者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④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和积极的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要实现精准扶贫,人才是关键,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精准”人才队伍,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把支持农村双创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结合起来,到2020年培育1000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尊重人才的经济学依据。
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为增加农民收入政府鼓励乡村开发旅游资源,伴随着乡村旅游逐步兴起,村居民宿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这将对我国乡村振兴带来重大影响。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这一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A.开发乡村资源→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B.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C.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
D.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
4 . 2018年5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2013-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如下图,近五年全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的比例变化说明

①第三产业已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领域
②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拉动
③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④我国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8-10-1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材料一2018年T市计划确保新增就业48万人,同时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为此该市启动”多措并举保就业”工程,开展了一系列促就业工作。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引导劳动者参加紧缺职业工种、高等级项目培训,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集群。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贫困人员、女性等群体的就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用工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对接服务。对于用工需求较大的互联网产业,出台人才引进、培养与奖励机制以及制定落户服务等配套政策,增加产业和人才的磁场效应。对于零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精准帮扶,守住稳定就业的“硬底线”。

材料二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820多万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大量的毕业生就业,最大的挑战是结构不太合理,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解决结构性矛盾比解决总量矛盾难度更大、耗时更长。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T市启动“多措并举保就业”工程将对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探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2018-05-31更新 | 719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半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这一影响的正确传导顺序是
①获得工资收入    ②拉动生产发展    ③刺激居民消费    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