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2021年8月,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湛江举行。大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共设砌筑工、汽车维修工、农机修理工、电工、美发师、养老护理员、育婴员、西式面点师、餐厅服务员、电子商务师、中式烹调师(羊肉烘烤)等11个项目,各项目分职工组和学生组组别。大赛的举办(     
①维护了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②可激励劳动者提高素质,树立职业平等观
③利于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④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07更新 | 96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北京卷变式训练哲学篇
2 . 2021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聚力增效,稳收入保民生。从就业需求和经济恢复趋势考虑,把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100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能人才占比→释放新职业的劳动魅力
②推进专项补贴→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完善市场调节功能
③政府安排就业→给予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
④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降低用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材料一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中国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与相关国家合作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材料二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2015年底,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时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2015年底,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期吸引了68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 000多个工作岗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2021-02-27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经济生活》综合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并把居民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自2010年的一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制度比较普遍,主要分布在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性不强、市场饱和的制造业和商业等行业,科研能力不足,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侵犯知识产权,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加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等外部因素,使我国民营企业面临发展瓶颈。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改革举措,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应如何在改革中促进自身发展。
(3)请就国家如何合理支持、科学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提两项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夜经济”的悄然兴起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之后,各地陆续出台支持夜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重庆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优化“夜经济”的营商环境,降低经营主体的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激发创业创新。商家不断推出富有特色的品牌项目,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消费为主的消费业态,形成了包含“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夜间消费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商家在夜间取得的营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0%。“夜经济”的发展将使重庆市在文化、旅游、娱乐、影视、会展等产业有更大的探索空间。2019年12月公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报告(2019)》,重庆位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彰显了城市魅力,“点亮”了别样繁华。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重庆市“夜经济”繁华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6 .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离开劳动,不可能一个快乐的失败者,本身就是另一个胜利者有真正的教育。”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这表明(       
A.美好生活在劳动中创造B.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育人是劳动的根本目的D.劳动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7 . 某国企在经营发展中把党的引领和法人治理结构深度融合,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组织千名支部书记进党校轮训,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选拔800名70后、80后、90后的科技干部进行集中培养、轮岗,助推了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该企业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②提升企业效益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③党组织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定组成
④科技人才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这一影响的正确传导顺序是
①获得工资收入    ②拉动生产发展    ③刺激居民消费    ④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