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③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④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9-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5 0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登记就业率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就此政府应
①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②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助力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③创设多元化就业的途径来统筹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④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与之呼应,“就业优先”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报告强调,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优先”二字不寻常,意味着,宏观政策酝酿出台将全面评估其对就业的影响,财税、金融、产业、投资、贸易等经济政策将注重与就业的衔接配套,如果发现有矛盾,让就业优先。

可以预期的是,“就业优先”不仅将稳稳地托住就业大局,还会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新改变:结构优化的步伐有望持续加快,因为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力更强劲;中小企业必然会得到更多支持,因为“小企业、大就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民营企业早已是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创新创业的空间将更开阔,因为创业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就业……而这一切变化,正是中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新呈现,见证着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步伐。


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并运用“劳动与就业”的知识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4 . 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职业或许不为人熟知,却要“上天入地”——或高空作业、或潜入水底、或深入地下,在我们目不能及的地方,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为自己的人生奋斗出幸福的篇章。这告诉我们
①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
②劳动者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落实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贯彻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再分配制度
②提高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③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
④快速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5-10更新 | 922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13年全国有2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7%,进入2014年以来,全国已有7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体现了(   
A.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B.就业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C.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D.再分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2019-01-30更新 | 5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卷
7 .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根本上还是要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这是因为
A.劳动者通过劳动才能取得劳动报酬
B.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C.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D.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019-01-02更新 | 15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东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中政治试题
8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有于
①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统一,优化人才结构
②促进劳动者全面提高素质,加快人才强国建设
③政府统筹安排人才职位,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④破除妨碍人才流动的体制弊端,畅通就业渠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党的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3年上半年,按照中央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政策和新措施亮点频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大民生问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018-11-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范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某县为了贯彻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就业扶贫,让贫困家庭成员拿握一技之长,是增强贫闲户“自身造血功能”的有力举措。培训贫困劳动力数千人,贫困劳动力就业呈现出“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喜人景象。该县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①劳动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③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1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西省吕梁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