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出生率的下降,使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发展面临消费需求不足,老龄化日趋严重,挑战产业结构调整能力。计划生育也过快的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用工荒问题凸显,劳动力老龄化影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而影响生产率水平,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为此,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和“劳动与就业”的知识,分析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2020-12-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制造强国,既需要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这主要是基于(     
A.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也是不平等的
B.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C.不管劳动者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能有所作为
D.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疫情当下,财政部门积极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谋篇布局。加大扶贫投入力度,重点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引导资本、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推动“机器换人”,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研究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财税支持政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集中资金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战役,推动生态建设。


有人认为,“机器换人”好处多多,完全可以解决企业的用工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020-10-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党和政府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要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力度,促进对企业的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的落地。上述措施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企业负担减轻——促进积极复产——稳定就业岗位
②对企业实行就业补贴——职工收入增加 ——就业积极性提高 ——积极返岗生产
③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创新力提升——企业裁员率减低——稳定就业岗位
④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根据形势调整政策——促进开工复产 ——稳定就业岗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务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因为(       
①劳动教育源于伟大的劳动精神,是人类特有的物质性活动
②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手段
③劳动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劳动精神鼓舞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经济最好的“底色”,是社会的“稳定器”。这是因为(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获取生活来源的重要途径
②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创造社会财富
③只要通过就业,劳动者就能实现自身价值
④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8-02更新 | 70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7 . 最近一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不少企业选择裁员降薪,中国一些企业也加入其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在我国(       
①市场经济讲求自主经营,企业应抓住全球降薪风潮,谋得最大利益
②就业是最大民生,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减少裁员降薪,共克时艰
③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适当降薪裁员有一定合理性和必要性
④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一定要确保员工有饭可吃,有班可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1~8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8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9.5%。同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就业岗位较少和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等,失地农民再就业出现了再就业率不高、再就业渠道少、再就业质量低以及再就业歧视严重等困境。


结合材料,运用“企业与劳动者”的相关知识,从国家与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2020-01-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目前中国农民工总量约为2.9亿人,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到农民工总量的一半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要求到2022年年末,努力实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普及、普惠”,即普遍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覆盖率;普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资源.提高培训可及性;普惠性补贴政策全面落实,提高各方主动参与培训积极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促进劳动者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②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家想方设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是乡村振兴和扶贫脱贫的有效举措
④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任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 . 2019年初,重庆、黑龙江等省陆续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股份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这些举措
A.坚持和完善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B.贯彻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C.能更好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
D.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