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面临各种困难,复工复产、保障就业、提振经济成为当务之急。

材料一: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综合考虑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作为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安国之策的就业,依然面临着严峻形势。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以此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原因。

材料二:2019年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超过5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员超过2600万人,是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领域。疫情发生以后,住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很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前不久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对疫情防控期间住宿餐饮企业等生活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对湖北以外的中小企业免征2-4月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对湖北省的企业免征2-6月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企业减免税费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3)请从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角度,为振兴住宿餐饮企业提出建议。
2020-05-1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政治试题(一)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
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实施激励计划,营造激励奋发向上的公平环境,促进各类社会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造社会财富,共享发展红利。
11月7日,《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观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观导向的分配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稳定提高基本工资、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允许科研人员、高校老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等激励措施,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和良性循环。
(l)结合材料,说明上述措施对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可以借鉴《经济学常识》中哪些理论,进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2017-06-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7届高三三模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3 . 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关键词成为一个缩影,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
【政治▪依法治国】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达十余次,“法治”一词出现达五十余次。我国在宪法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经济•新常态】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名词。当下,“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新常态”下,就业和收入成为新的风向标。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创新世纪以来新高,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带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
(2)请谈谈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传统家风】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等等。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润物细无声”。 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
(3)从生活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家风教育方式更有效?
2015-08-10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天津和平区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