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神州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勤勤恳恳付出、胼手胝足创造、斗志昂扬奋进,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努力奔跑,每个劳动者的力量汇聚成磅礴伟力,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某校开展“爱劳动、学劳模、树匠心”主题教育活动,进行该主题时政述评的征稿。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写一篇时政述评。
要求:①选材典型,紧扣主题;②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1-11-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4区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人口老龄化推高宏观杠杆率。宏观杠杆率是指债务总规模与GDP的比值。宏观杠杆率通常被作为判断经济风险的重要指标,控制宏观杠杆率被看作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个主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见下图资料卡),对宏观杠杆率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20—2025年,老龄化将推动我国宏观杠杆率每年上升3个百分点左右;2026—2035年,老龄化将推动我国宏观杠杆率每年上升5.5个百分点左右。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以稳为主、稳中有降”。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由老龄化导致的宏观杠杆率攀升压力而言,通过控制新增债务规模来抑制宏观杠杆率攀升的常规手段可能难以奏效。因此,通过有效提升经济增速来稳定宏观杠杆率是更为理想的政策选择。据此,有专家认为借鉴国际经验是我国化解人口老龄化导致宏观杠杆率攀升压力的最佳选择。

资料卡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2012年开始下降,就业人口更是从2016年开始出现绝对规模的缩减,劳动供给对于中国潜在增速的贡献率由正转负。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0%,比十年前提高4.63个百分点。
联合国预测,未来15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年均增幅将进一步达到0.6个百分点以上。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如何推高宏观杠杆率的?
(2)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专家的观点。
2021-11-23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2016年淘宝、京东上线直播功能开始,直播电商快速发展,抖音、快手、拼多多、腾讯、百度纷纷跟进入局。2020年全国直播电商成交总额突破12000亿元,短视频用户已超7亿人。下图为直播电商产业链的一般结构图。


2021年5月,8省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联合省内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S省直播电商联盟”,探索共建S省直播电商的新路径、新模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联盟成立后,整合各方资源,开展直播培训、直播孵化扶贫网络(达人)大赛、扶贫直播万里行、万人直播扶贫等系列活动。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反垄断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两年发生在“电商大战”领域内的“二选一”问题,更是将互联网垄断问题推向了高潮。2020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表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2021年4月,修改反垄断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直播电商对推动S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2021-11-1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我国正进入老龄化加快推进时期,人口红利的衰减倒逼各地政府注重对“人才”这一发展支撑的追求,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主动转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四新”经济使得区域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需要优化人才结构,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以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和发展后劲。一个城市,人口越多,人口结构越年轻,创造财富的能力也就越强大。有人,才有未来。抢人大战的本质,就是抢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人才红利”为何能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2)“抢人才就是抢未来,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要靠抢人才。”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021-1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4区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合格考)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未来五年,家政服务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日前,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722条工作举措,为家政兴农描画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路线图”。

材料一   2021年中国家政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达3000万人,约有90%人员来自农村地区。该行业目前存在2000万人左右的缺口。消费者反映家政服务员“不好找、用不起、不好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材料二   随着中国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等,保姆、育儿嫂、养老护理员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刚需,高品质家政服务需求激增。培育壮大家政服务业,无疑将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家政兴农促进了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农村劳动者从事家政服务业,走进城市家庭,与城市居民更加融合。在城市务工收入提高后,不少人带着挣的钱返乡创业就业,带动当地发展,继续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提升自家生活品质同时改变乡村面貌。

办好家政兴农工作,关键在落实。目前,有的家政服务人员技能低、服务差等现象依然突出,同时存在着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等问题。只有真正解决好家政服务的痛点、堵点,才能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服务更惠民,“暖政”更暖心。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家政兴农行动的意义,并就如何促进家政兴农提两项建议。
2021-11-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在我国经济总体企稳的大环境下,宏观经济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取向是实现扩内需、常态化、去杠杆、增收益四个基本要求。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扩内需”的重点在于增加消费、扩大投资、稳定就业、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增加消费、扩大投资、稳定就业、完善公共服务对经济企稳的意义。
2021-11-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0多年来,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全国各地搭建“互联网+消费扶贫”平台,为贫困群众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记者报道:



结合材料,从经济角度分析“互联网+消费扶贫”行动的价值。
2021-11-0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练习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渝味天下”是重庆市B区培育的美食传播工程之一。

“渝味天下”工程实施多年来,重庆市B区共建成区级“渝味天下”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各5家,在街道镇村设立了15个“烹饪技能人才培训点”,累计开展各类培训8000多人次。该区创新探索“渝味天下+”模式,依托各乡镇乡村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农业观光和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乡村美食旅游景点和乡村美食精品旅游路线;链接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研发相关特色菜式,促进农餐对接、产供销一体发展,带动了农村运输业、餐饮业、电商业等产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渝味天下”工程在B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1-1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

材料二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职业快速发展。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拥有怎样的学历学识,只要吃苦耐劳、发挥专长,就能找到谋生的手段。大山深处的人们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将地方特产销往全国;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勤勤恳恳,用心服务,往往能获得不错的收入……无论是传统职业,还是新职业,唯一不变的是对奋斗价值的推崇。


(1)我国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2)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正确就业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风头日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带货优势进一步凸显,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成为助力消费扶贫的重要手段。从网红主播带货到业界名人亲自出场,再到各种老字号纷纷入驻直播平台,直播带货成为新的风口。但在市场表现火爆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到产品质量的货不对板,从售后服务的难以保障,到刷单、售假等各类乱象,都让消费者在购物中难以安心、放心。中消协的统计数据显示,37.3%的受访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担心商品质量没保障担心售后问题是消费者的两大主要顾虑。


结合材料,简述“直播带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