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8 道试题
1 . 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旨在通过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内生动力,推进科学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该条例的施行(       
①有利于增强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
②确立了科技工作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④体现了科技是关系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01-09更新 | 5496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从民生保障看,保住就业才能兜住民生底线;从经济运行看,保住就业才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国民经济一个复杂的循环系统,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一点不畅,全程受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十三五”时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保持了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通过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负担,中小企业贡献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作用得以增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就业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形成;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地区、高校学生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引导和支持,帮助更多地人找到心仪的工作,实现了就业市场的高效匹配;出台《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15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随着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这个民生之基,正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生活改善提供重要保障和持续动力。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阐述实现就业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如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的。
2021-01-0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灵宝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0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职工回信时,勉励广大劳动群众要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这告诉我们(       )
①劳动者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
②劳动是幸福生活的源泉,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人人都应该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④劳动作为文明的基石,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政治试题(二)
4 . 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中,中小企业占51.2万户,占比达99%;从业人员8500多万人,占比80.1%;上缴税金1.71万亿,占比55.2%。由此可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       )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③扩大消费需求
④提供就业岗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1-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职业培训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二校2020-2021学年高一2月政治试题

6 .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回望过去,多少辉煌的成就,在理头苦干中铸就;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汗如雨中实现;多少伟大的梦想,在胼手胝足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部分人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化,社会上出现了“劳动分贵贱”、“轻体力重脑力”等错误观念。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劳动课程设置率低,甚至学校和教师也分不清楚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家长也常因课业任务重等原因不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这些都造成了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缺失,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和经验缺乏,使得很多人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也不珍惜劳动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劳动素养提出建议。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7 .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仅占总劳动量19%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比更是只有5%。然而,急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主要方向却是行政、财经等需求量小的岗位,机械加工等需求量大的岗位却少有人问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
①引导劳动者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②引导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
③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④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些年,“供给侧改革”是个很热门的话题,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的供需两端还不完全匹配,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购买力外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在202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一词被提及13次,热度位列“三驾马车”之首,“扩大内需”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社会角度说明就业的重要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扩大内需方面,国家采取对策的意义。
(3)作为青年学生,为以后走上社会,积极就业提两条合理化意见。
2021-01-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榆县一中202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李克强总理强调“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届时人社部将以企业职工为重点,面向广大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该措施(   
①有利于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②有利于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③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榆县一中202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在会议中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②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③劳动者素质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④劳动光荣、创造伟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