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7更新 | 64次组卷 | 8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为了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特别节目。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因为(       
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能创造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③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④国家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社会就会进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2-03更新 | 170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口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9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的话题是劳动。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下列选项能为上述话题提供理论支撑的是(       
①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②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③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④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旨在通过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内生动力,推进科学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该条例的施行(       
①有利于增强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
②确立了科技工作者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③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④体现了科技是关系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1-01-09更新 | 5507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克强在作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某地政府发布通知,对受疫情影响,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给予不少于2个月的应纳税款减免。该税收政策对稳就业保民生的影响路径是( )
①降低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所得       
②提高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稳就业保民生
③破除市场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营商环境       
④激发中小企业经营活力,促进创新创业
A.①一④一③B.①—④一②C.③一④一①D.③—④—②
6 .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李克强总理的话语,掷地有声。“地摊经济”以其创业门槛低、失业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特点,给予了群众创业就业更多的机会与机遇,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   
①就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
②地摊经济促进了人民灵活就业,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
③政府应发挥调节作用,多渠道安排就业
④劳动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8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务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因为(       
①劳动教育源于伟大的劳动精神,是人类特有的物质性活动
②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手段
③劳动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劳动精神鼓舞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拥有某项技能,通过网站或者APP找到愿意为之付钱的用户,于是在全职工作之外,增加了一项临时工作,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的用工方式--“零工”,由此形成的经济形态被称为“零工经济”。这种经济形态(       
①降低了劳动就业成本,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②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但也会增加劳动者维权的风险性
③推动了创新经济的发展,也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完善提出挑战
④解放了人的时间和创造力,改变了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9-12更新 | 98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经济最好的“底色”,是社会的“稳定器”。这是因为(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获取生活来源的重要途径
②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创造社会财富
③只要通过就业,劳动者就能实现自身价值
④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8-02更新 | 70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2-13高一上·安徽滁州·期末
10 . 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只有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能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C.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D.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2019-09-30更新 | 245次组卷 | 16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