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近年来,电子商务、网络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浙江省宁波市把积极应对灵活就业作为新形势下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强化政策引导。出台了《宁波市优化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实施办法》,强化调解仲裁机构功能,引导用人单位与灵活就业人员协商确定服务时间、报酬、劳动保护等基本权益。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和“安薪在甬”专项行动,依法纠正拖欠劳动报酬等行为。

为畅通灵活就业渠道,宁波不仅设立线下实体零工市场,还利用数字化手段,提供灵活就业“智能审批”“无感智办”“全程网办”等线上服务。开通行业准入办理绿色通道,对办理行业准入许可的,实现多部门联合办公、一站式审批,让灵活就业服务“触手可及”。

宁波还在消除保障限制上实现突破。打破原先的参保户籍限制,将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范围,实现“参保自由”。同时,对灵活就业人员中的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发放社保补贴,2021年发放3.74亿元,惠及5.39万灵活就业人员。

1.所谓灵活就业,就是劳动者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最主要人群是自由职业者,其中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主播、社交电商推广员、无底薪高提成销售员,以及各种兼职人员,都属于灵活就业。这是从方面解释“灵活就业”这个概念。(     
A.内涵B.外延C.内涵和外延
2.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答记者提问时说: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规模2亿多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就业形式会比较长期的存在。这种判定“灵活就业形式会比较长期存在”的思维方法属于(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
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它的哲学依据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C.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D.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4.宁波市依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紧缺急需工种培训,发布193个适合灵活就业的培训清单,仅2021年就发放培训补贴9.3万人次。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A.劳动者有享受选择职业的权利
B.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D.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切身利益
5.综合学科内容,从政府的角度,论述国家如何完善灵活就业的综合保障体系。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完善灵活就业的综合保障体系的途径,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2-04-20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