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按劳分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4-15高三上·福建三明·阶段练习
1 . 村民李某一家年收入4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50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5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21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2000元。材料中李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打零工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④
2023-02-05更新 | 356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东省日照黄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4-15高一上·河北邯郸·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石油工程师小李年薪为10万元,向公司转让专利技术获得6万元收入,股权分红获得收入2万元。材料中小李获得的收入依次为(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2023-01-10更新 | 417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昌乐博闻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打赏模式,是互联网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实质是赚粉丝的钱,也就是一种粉丝经济,如在文学网站或者微博,看到作者的文章写得好,就可以支付一定数额的钱进行打赏。这样的“打赏”(     
A.完善了按劳分配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
B.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不利于提高作者收入
C.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D.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4 . 2021年7月21日,某公司在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向河南捐款5000万元物资以援助抗灾,引发了广大网友爱国爱民、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行为认同和情感共鸣。该公司援助抗灾的行为(     
①是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发挥了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彰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崇德向善文化的重要内涵
④表明民营企业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1更新 | 36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胶州市一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将知识产权的70%分割给发明人,一系列科研成果加速向市场转化,让科研成果不再“躺着睡觉”。目前,该校已成立24家高科技公司,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超1.3亿元。这一改革(  )
①是由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②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③旨在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 ④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25更新 | 746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某村村民老李2020年以前在自己家庭承包的5亩土地上经营,年纯收入15000元;2020年,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月拿到3000元工资。对材料中涉及的收入方式理解正确的有(     
①每亩800元土地流转费属于按劳分配
②老李的年纯收入15000元属于按劳分配
③每月3000元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④每月3000元工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3-06更新 | 43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10高三·海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49760元,20000元B.29760元,17000元
C.48800元,20000元D.44260元,3000元
2021-02-03更新 | 551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6届山东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先提出的,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进-步加以阐发。对这一原则的认识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贯彻,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以下对按劳分配原则认识错误的是(       
A.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C.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D.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9 .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村民刘能把承包的土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他可以从该公司获得土地租金、公司分红和工资,一年能挣3万多元,改善了老刘的生活。刘能的收入(       
①属于按劳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上述措施()
①体现了我国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表明我国在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③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