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2021年3月5日,财政部长刘昆在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表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切实采取措施,落实落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减税降费政策,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同时,全国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有效保障了铁路、公路、港口、市政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养老、就业、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顺利推进,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3-06-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城乡参与国家医保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3.6亿人,并且依旧在增长。但同时,国家医疗保险也存在诸如“以药养医”、医保政策公平性、多样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难等问题。2022年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开始实施。新增74个目录外药品,涉及21个临床组别,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20种,肿瘤用药18种,患者受益面广泛。在医保部门内部推行“一窗式”办理,当地基层政务服务综合大厅一并设立“一站式”联办窗口,费用“一单式”结算。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异地就业、求学者提供服务,2022年底前,国家计划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该如何继续完善医保政策?
(2)请为更好的完善医保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提两条政策建议。
2022-08-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下列符合这一政策要求并能发挥预期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A.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债券→收回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B.降低企业贷款利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调动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实现经济基本面向好
C.财政资金贴息→企业贷款成本降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居民就业→以保障基本民生
D.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弥补财政缺口→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刺激社会总供给→保民生兜底线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方债”,指有发行权的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措资金的债务凭证。它是作为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发行的,其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政府安排调度。

2021年,我国地方债以“扶持”为主,助力经济在复苏道路上稳步前行;将进一步提高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在缓解财政资金到位压力的同时进一步放大债券资金对投资杠杆作用;持续聚焦“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尤其是是新基建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专项债资金将继续聚焦疫后经济发展及短板,优先支持存量项目建设,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并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主要是棚改、市政基础设、环保等。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地方债对助力经济在复苏道路上稳步前行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当下,我国各群体之间(如城乡居民、东西部居民)收入的不平衡依然广泛存在;同时,教育资源、健康资源、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区域、城市间的分配仍然不平衡;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极大地钳制着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社会总体消费能力的释放,制约需求侧与供给侧改革,进而拖慢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进程。因此,“十四五”期间,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社保等制度,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1)我国企业应如何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合理建议。
2021-02-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2020年1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十四五”规划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完善运输机场布局,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并加强资金支持。这体现了国家财政(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证
2021-02-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2020年,我国政府继续加大“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力度,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用工负担→维持岗位存量稳定→稳就业
②增加银行贷款额度→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稳金融
③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拓新的行业发展空间→激发企业投资热情→稳投资
④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发挥市场的再分配调节功能→稳预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11更新 | 5840次组卷 | 73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2018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国家增发国债→重点领域扩大支出规模
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群众消费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③民生领域政府投入持续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
④提供相应产品的企业生产扩大→就业人员增加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2019-07-26更新 | 48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广元市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三诊)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2019年,我国财政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降税减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举措的有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增长
③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生产规模扩大→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④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9-01-07更新 | 1680次组卷 | 68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受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的影响,某企业有效降低了成本,激发了经营活力,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下面图像中D为需求线,S为供给线,E为均衡价格,E1为变化后的均衡价格。能够正确反映该企业税制改革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018-09-0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小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