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


请简要回答:
(1)你能列举一些积极财政政策的表现吗?
(2)什么是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关系有哪几种?
(3)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023-05-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8.1 国家财政
主观题-简答题 | 容易(0.94) |
2 . 简述财政的作用。(提示:区分财政的三点作用)
2023-05-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8.1 国家财政
主观题-简答题 | 容易(0.94) |
3 . 简述财政预算与决算。
2023-05-1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8.1 国家财政
主观题-简答题 | 容易(0.94) |
4 . 简述财政的含义及本质。
2023-05-1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8.1 国家财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要审议财政部长作的关于上年财政执行情况和当年财政预算情况的报告。


简要回答:
(1)什么是财政、财政预算、财政决算?财政的本质是什么?
(2)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3)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4)财政支出包括那些方面?
2023-05-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8.1 国家财政
6 .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房地产税试点”的经济学意义是什么?
2021-11-0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房地产税试点改革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三、【理论链接】
1、【经济生活】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二、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四、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3、税收的种类
①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五、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3、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4、依法纳税的义务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②要增强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即纳税人的权利)
2、【政治生活】
一、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及它的含义。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物的政治制度。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及表现。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生活与哲学】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四、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五.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021-11-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房地产税试点改革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三、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理论链接】
1、【经济生活】
(1)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低收者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刺激内需,助力复工复产
(3)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促进社会公平。
(4)兼顾效率与公平
1、含义: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带动相关社保待遇提高,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
①必要性   
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
②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③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手段
经济手段——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法律手段——通过立法规范、司法打击
行政手段——通过辅助手段,用得比较少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底层劳动者收,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2、【政治生活】
(1)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①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②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③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政府的作用
提供管理和服务。
(4)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
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说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生活与哲学】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是综合考虑本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生产力水平等因素,体现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是政府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有利于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社会。
(3)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通过收分配政策来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体现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21-11-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最低工资标准上调

9 .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2)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政府应当怎样发挥作用?
2021-08-1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导学案(统编版必修2):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0.65) |

10 . 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初,广西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0.5亿元,减税降费31.69亿元,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结合材料简述财政的作用。
2021-06-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