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2022年,我国各省采取多项财政惠农政策,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例如:

地区补贴政策
河北拨付2022年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1.06亿元。补贴发放对象为实际种粮农民,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以及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企业
山西农机购置补贴,补贴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购置农机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安排资金4.11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建设高标准农田280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补助1500元/亩
黑龙江按照现定开展耕地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式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试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式自主经营的农户,初步暂定新增耕地轮作试点每亩补贴150元,最终以中央财政核发标准及省政府认定补贴额度为准
河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豫南等地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流行高风险地区开展小麦病害统防统治,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财政惠农政策对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GNI即国民总收入,简单说GNI是中国人在中国的收入+中国人在外国的收入。2010年,我国人均GNI达到4340美元;2019年,进一步上升至10410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按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2020年,我国人均GNI继续保持在1万美元以上。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或是人均GNI突破1万美元大关后,即将面临另一个风险关口——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词汇首发于世界银行2006年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它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4000美元-12700美元的阶段)后,若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将面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旅游正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一种理想选择。国庆期间,全国文化消费市场迎来旺季,假期旅游更注重品质,红色旅游引领市场,夜间经济精彩纷呈,新消费业态释放活力,游客们在多种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旅游市场将持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1)结合材料一,从财政与税收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发生。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旅游文化发展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2022-04-04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漳州市七校(厦大附中、龙海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诏安一中、长泰一中、龙海二中)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雪产业是指以冰雪资源为依托,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附带产生社会或经济效益的一系列与冰雪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2022年北京一张家口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冰雪产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材料一



材料二   加强场馆、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筹办冬奥会的关键环节。根据国际奥组委“节俭办奥运”的原则,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财政预算投入资金约为15.1亿美元,其中65%来源于社会投资。

张家口是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办城市,随着运动场馆和设施的不断建成,近年来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不断升温,大批游客的到来不仅直接拉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领域的消费,还吸引了37家冰雪运动装备研发企业入驻,催生了一批以滑雪为服务内容的教育培训、旅游租赁等新兴行业。

2020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国内经济大循环;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以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必将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有力的支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冰雪运动以及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
(2)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冬奥会的筹办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作用。
2022-03-22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模拟政治试题(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6月17日,财政部召开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回顾8年来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数据如下:

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贫困人口(万人)824970175575433530461660551全部脱贫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亿元)381429465665865106512651465
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亿元)730870100017002220278031603520

材料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国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宁德市寿宁县下党村的扶贫定制茶园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数十个摄像头从种植到采摘、从加工制作到成品包装等全程摄像,实现“茶园到茶杯”全程可视可追溯。几年来,下党村的茶农每年每亩茶园的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6000元,村财增收超过10万元,还带动入社的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了贫。在扶贫定制茶园的带动下,创立“下乡的味道”县域公共品牌,打造电商平台并覆盖全县农产品,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茶产业、乡村旅游业上的有效运转,开创了下党村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1)有人说,我国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就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
2022-03-20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审时度势,积极作为,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与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在既定的预算范围内保障重点支出,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农田水利设施等的支持力度;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实施一系列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深入西部进行调研,在十三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议案。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318号提案

题目:关于“十四五”时期加强巩固我国西部地区脱贫成果的提案

内容(节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加上基础弱、底子薄,西部地区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亟须国家层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加强巩固西部地区脱贫成果纳入“十四五”规划,保障资金投入。

二、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西部地区发展条件。加快西部地区对外通道建设,降低高速铁路建设地方出资比例,并安排预算内投资建设。

……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提案建议对巩固西部脱贫成果的积极影响。
(2)据中国政协网信息,该提案被评为“好提案”。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提案“好”在何处。
2022-02-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表1:2020年中国粮食产量及构成种类(单位:万吨):

种类豆类谷物薯类
产量1960万吨61674万吨2323.9万吨
注:1.粮食种类按照国家统计年鉴的分类包括谷物、豆类、薯类
2.2020年世界粮食产量27.42亿吨,中国粮食产量6.69亿吨(13390亿斤)居全球第一
3.2020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950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

表2:2020年中国主要进口农产品构成占比:

种类大豆谷物其他
产量/占比10032.82万吨
同比增幅11.7%
3579.1万吨
同比激增99.8%
953万吨/8%
注:1.2020年我国农产品净进口1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6%,贸易逆差同比上升32.9%
2.2020年中国大豆消费量11985万吨,同比增长12.5%
3.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有1000亿斤

(1)解读材料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应对措施。
2022-01-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比上年同期缩小0.07,城乡居民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各地区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9.6%。

在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居民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名义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4%。

材料二   近几年我国对企业实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由于受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前几年某市税收收入有所减少,政府财政赤字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强了企业活力,当地就业率明显提升,职工收入也随之增加,这又反过来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近年来该市税收收入又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居民收入增长对扩大消费的积极影响。
(2)有人说,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向好,我国政府应不断加大减税力度。请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021-12-13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材料一


材料二   为实现共同富裕,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摘录)

专家学者

观点

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鼓励广大社会主体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等方式济困扶弱、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1    

强化在教育、卫生、位房、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领域的政策支排

    2    

提供更多保障性的职业培训,做好低收入群体技能水平提升服务

    3    

实施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对农村发展所需“硬件”和“较件"的投入

    4    


(1)试解读材料一中的信息。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专家学者的观点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材料一   中国与创新相关的指数

年份
指数                      
2005年
(作为基数)
2010年2015年2019年
中国创新指数100.0133.0174.0228.3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占GDP比重指数
100.0130.7157.5170.5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100.0117.8128.0137.7

注:我国面临的很多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幅达到16.9%,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重首次突破6%(世界上主要创新型国家的这一比重大多在15%以上)。

材料二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的角度为解决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11-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