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为增强经济发展向好态势,宏观政策利好持续加码,降准之后再度降息。202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幅下调25个基点至3.95%,创改革以来单次下调幅度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上述举措的预期影响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降准降息双箭齐发→缓解融资、融资贵困局→助力企业生产发展
②增强社会消费与投资意愿→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扩大市场信贷规模→增加社会总供给→强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提交的议案,决定在第四季度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这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对此举的影响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①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创收能力→支持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的短板
②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③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④扩大防灾减灾救灾相关领域投资→带动国内需求→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国际动荡加剧的影响,2022年以来我国面临较大经济压力,为此我国做出了适当应对。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5.9%。结合对数据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②我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做到藏富于民
③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有可能扩大国债的规模  
④我国应该通过增加税收减轻财政的压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8月我国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亿元)。


注: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企稳回升。

材料二   今年以来,我国综合运用经济手段,释放出“稳住经济大盘”的强烈信号,通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用于铁路、能源、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并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左右,支持全国性重点枢纽城市建设,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至明年底,并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以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消费。此外,还通过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改善生产经营现金流,稳定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概括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采取的经济手段在稳住经济大盘中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6月,财政部等四部门发文指出,将由自然资源部门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划转给税务部门征收。将这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本质上是一种征管方式的转变。这一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转变征管方式→规范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②完善初次分配→激发土地要素的活力→推动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
③拓展地方政府收入渠道→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助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④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加强我国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集聚效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96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二 传导类选择题【模拟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2022年1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制定印发《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明确指出,适时组织对补助资金政策总体绩效情况开展重点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实行分级制,评价结果将作为拨付补助资金、确定各省份示范城市推荐名额的重要依据。此举(     
①意在提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
②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有助于做好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4更新 | 803次组卷 | 8卷引用:考向08 财政与税收
7 .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是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技能培训、人才培养、创业辅导等创新创业服务的机构。某市出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绩效奖励政策,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行动态管理。对运行情况良好服务效果显著、绩效评价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统筹科技创新资金,择优予以绩效补助。这一举措(     
①发挥财政引导资源集聚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②坚持按劳分配政策取向,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内生动力
③旨在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意在使分配向效率倾斜,提高科技要素参与分配收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8更新 | 775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经济与社会篇
8 .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新一轮的减税降费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降低研发成本,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B.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营利空间→提高投资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C.取消或停征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D.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减轻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缓解融资难问题→稳就业保就业
2022-03-26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 . 目标价格制度是指政府设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区间)。当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而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则按差价补贴生产者。读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运行机制图,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应对策略中,正确的是(     )

①当P1(P2)<农产品的价格<P0时,应补贴低收入者以应对物价上涨压力
②当P’0<农产品的价格<P3(P4)时,应限制产品生产规模以防止生产过剩
③当P3(P4)<农产品的价格<P1(P2)时,国家不需采取任何调控措施
④当农产品的价格由P’0向P4变化时,生产者应适当扩大产品的生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材料一   相比往年经济工作的“稳中求进”,这次会议多了四个字:“稳字当头”。这跟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有关,是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选择。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遇到一些不利因素,消费延续疲软态势,多地疫情反复持续冲击餐饮、住宿、娱乐等线下消费,线上销售也表现疲软;未来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高企、疫情反复等因素对中小企业经营的影响仍然存在;外部疫情缓解,生产线已经开始逐渐复工,出口需求降低。疫情影响、商品上行周期短缺和涨价、碳中和增量边际变化和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共同加剧供应链瓶颈;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已经达成共识,内部复苏下半年承压明显,也构成了不确定性。

材料二   会议要求,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提法并未变化,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的新内涵:一是在“力度”上,一方面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支出强度,对冲私人部门需求下行。二是在“结构”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具体是三个“加强”: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两新一重”建设、技术改造、产能绿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支出助力供给侧固本培元;加强在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扩大供给,提高品质。三是在“节奏”上,适当前移财政支出节奏,尤其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如何助推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