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扩张性财政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导致我国发展也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所以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旨在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①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活各类要素潜能→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保市场主体
②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负担→企业稳定发展→保居民就业
③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④加大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强化应急物资保障→提高基层处置传染病能力→保基本民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2 . 2020年减税降费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聚焦减轻小微企业税负,重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关于减税降费的影响,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减轻小微企业税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效供给
B.减轻民企税费负担→增强投资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实力
C.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债务风险→经营规模扩大→增加就业岗位
D.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减少财政收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增强经济活力
2021-04-16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三立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1-22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3 . 2021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从“质”和“量”两方面发力,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投资规模扩大→刺激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总需求扩大→促进经济增长
③实施减税降费→挖掘内需潜力→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④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扩大消费→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宏观杠杆率=国家总负债余额/GDP。2020年某国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末的246.5%增至270.1%增幅为23.6个百分点。一般而言,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     
①是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必然结果
②可以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化解
③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持续增加
④将增加债务风险和资产泡沫化风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19年经济工作,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为我国2020年一整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了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针对会议提出的2020年将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有记者问:“减税在短期内将带来财政减收,如何确保财政可持续?”李克强表示,我们是给制造业等基础行业、给带动就业面量大的中小企业明显减税,让利于实体经济,这实际上是“放水养鱼”、培育财源。我们这样做,不是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


结合材料,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减税降费不是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021-03-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一中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国家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公开市场业务等财政政策实施宏观调控。(       )
2021-03-15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联考政治试题
7 . 2020年12月16─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符合该财政政策要求的是(     
①强化减税降费,力促小微型企业发展        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减轻企业负担
③推进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④控制财政赤字规模,减少财政总支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财政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它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部分的所占比例,意味着“花”的钱超过了“挣”到的钱。下表反映2016-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和赤字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财政赤字

20800亿元

23800亿元

23800亿元

27600亿元

37600亿元

财政赤字率

3.0%

3.0%

2.6%

2.8%

3.6%

材料二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上述财政安排的合理性。
9 . 2020年我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13.68万亿元,同比下降2.6%.减税降费(     
①必然减少我国的财政收入
②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
③有助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④是一种紧缩的货币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1-03-0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材料一     交通拥堵是目前的城市化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点之一。如今大量二三线城市开建城市轨道交通,这不仅能够缓解交通压力,更能够在空气、噪音、用地等方面带来很大的改善,但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为破解济南地铁的供需矛盾,在加快推进济南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形成了“济南地铁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如下图)。


在该模式下,济南市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某公司负责二期规划路线的一部分投资和后期运营。这种模式为加大地铁建设力度提供了新思路,既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也使政府从地铁投资者和间接经营者转变为部分投资者和监管者。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传统上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地铁,现在为什么要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

材料二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党中央作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决策。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赤字和特别国债新增资金,全部给地方,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同时,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坚决压减。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2)结合材料二,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角度,说明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如何更好发力。
2021-03-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十一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