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组合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构建“有效市场”,创造民营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坚持市场导向,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非禁即入”制度,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让民营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

打造“有为政府”,提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底气。强化“政府主责”,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法治保障和政务创新。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法规制度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涉企纠纷解决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培育“有成企业”,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顺应绿色化标准化集群化趋势,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下功夫,自觉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建设“有客社会”,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大力营造主旋律强劲、正能量充沛的社会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自觉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形成政企同心同向、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
2 .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2023年7月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从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20条针对性举措。下列关于促进消费的举措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是(     
①减税退税降费→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以提升消费能力
②完善市场体系→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放心消费
③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商品流通→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④创新投资机制→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实施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 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为进一步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还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破除妨碍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商品和要素的循环畅通;在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等基础制度规则上实现统一;持续推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助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简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持续深化“一网通办”。近3年,备案类项目数量占企业投资项目比重超过98%。加强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政策指导,制定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并针对地方、企业、咨询机构和金融企业开展了系列专题培训。适应投资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在系统梳理现行有效的投资管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集中修订和废止了一批规章、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投资管理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的。
5 . 2022年8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是指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从事特定行业许可经营须具备的全部要求,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作出承诺并提交必要材料、即可取得行政许可,开门营业。但依法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市场主体,不得适用市场准营承诺即入方式。该《规定》的实施旨在(       
①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诚信企业
②引导企业自律,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营商环境
③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申办系统,提升办事效率
④通过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氛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动力。当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要拆“篱笆”,又要换掉“篱笆”滋生的“土壤”,同时要通过促进商品要素的自由流通培育有利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新“土壤”。

拆“篱笆”,是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最普遍最直接的做法。例如,针对市场广为诟病的二手车限制迁移问题,有关部门全面取消了限迁政策,有效盘活了二手车市场。再如,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和地方采取专项行动,剑指在政府采购、重点工程、交通水利等领域中的行政垄断行为,纠正了串通投标、挂靠投标、行贿中标等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受到经营主体的欢迎。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很多堵点难点,特别是那些经年累积的体制机制问题,必须通过更换或改良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才有可能防止其卷土重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述拆“篱”换“土”在建设统一大市场中的意义。
2023-09-25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湘豫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为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是因为(     )
①建立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②由企业制定的市场规则和秩序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③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来维护
④必须要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9-23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8 .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关于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②政府定价范围越大越好 
③要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④市场规则的完善只能依靠政府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9-23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消费。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2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展望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增长势头。同时,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也面临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日益突出的全球供应链危机、持续增加的成本压力、配套设施布局不均衡的关键制约等诸多挑战。比如,电池正极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的涨价幅度在一年之内超过了600%;另外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现象也比较明显,在核心高算力芯片,以及ECU等控制类芯片方面,我国自主化水平不高,仍需依赖进口。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国新车市场销售占比提升至25%,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场后,将凸显新能源车的使用者体验(高续航、快充、车款增多),以及环境支持(充电便利、优先路权、换购优惠)对市场销售的重要性与影响性。


有人认为,破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困局关键是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0 .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2022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共审查增量政策措施16.37万件,清理各类存量政策措施45.2万件,办结78件行政性垄断案件,及时纠正了指定交易、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等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①有利于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
②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
③推动了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④提高了商品要素的生产和流通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8-3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