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6.5%;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9%、4.1%;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人民币,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3%,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材料二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影响了外商直接投资;各国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也给中国吸引外资带来一定挑战。同时要看到,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的超大规模市场,我国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将创造巨大的市场机遇。对此,2024年,我国商务部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初步考虑在境内外举办20多场招商引资活动,支持地方在“投资中国”品牌下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举办一些配套活动;同时,将继续落实好2023年出台的“外资24条”,推动放宽外资准入,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外资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办理系统。对此,一些外资企业表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我们将继续选择中国、扎根中国。”

(1)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商务部为什么要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2 . 近年来,中国科协大力推动我国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任职;积极引导新发起设立的在华国际科技组织大力发展国际会员,参与多边机制和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会同相关部委、地方加大政策供给,优化国际科技组织在华发展环境。上述举措(     
①有助于我国适应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
③是基于国际科技组织是国际社会的基石
④力图使国际组织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免签指的是公民持有效护照可以入境,不需要办理签证。截至2024年1月底前,中国已经同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同23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2024年3月14日,中国又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这说明(     
①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②中国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③免签把世界经济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④中国与世界在“双向奔赴”中深度融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11月,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行。本届数贸会聚焦数字贸易规则、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国际治理、数字文化贸易等多项关键议题,并发布多项成果。与会各方充分利用平台,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享成果。中国举办数贸会(     
①建立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
②创造了解决全球数字鸿沟的新机遇
③增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确定性
④解决了发展失衡等全球性问题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在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开放, 并始终以开放胸襟与世界开拓互利共赢之路。2023年,我国发布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率先在5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自贸试验区升级扩容至22个, 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已扩大到11个……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扩大开放不断开辟新空间。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的。

材料二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人预言“多数中国企业会倒闭破产”; 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唱空中国经济”议论再起; 直到2015年,中国经济“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断言犹存……然而,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稳步崛起的事实面前,一个一个论调不攻自破。 当今,外资加码中国制造业的同时,美西方媒体上泛起一些唱衰中国的杂音,声称“产业转移”,鼓吹“脱钩断键”等。这种论调过去从来没有实现过,现在和未来也注定不会实现。


(2)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围绕“唱衰中国的言论注定不会实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4-03-26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年来,中国制造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叫响全球。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不仅稳定在14%左右,还产生了全新的增长亮点。这表明(     
①科技创新推动了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②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有较大的优势
③“新三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④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4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此举有利于(     
①用好关键一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
②坚持守正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定型
③扩大开放力度,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④全面深化改革,为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提供理论准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国政府会同有关方面,扎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材料一   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情况。

项目
数值
数额(亿元)增长率(%)
货物贸易19.5万2.8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40.928.4
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3059.8

注:其中,节能环保类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28.3%;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国与30多个国家共同发布了《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

材料二   2023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过经贸对接会共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421亿元。在两国的大力支持下,中印尼“两国双园”经贸合作交流洽谈会、中国(福建)一东盟经贸合作论坛等9场大型活动得以举办,提升了“两国双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形成“走出去”“引进来”项目34个,总投资近800亿元。“一带一路”不仅变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往繁荣幸福的高速发展之路,更架起了双方人民双向奔赴的“连心桥”。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重视与印度尼西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连心桥”。
9 . 2023年,我国外贸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计进出口增长2.7%,海南自由贸易港年度进出口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得益于科技创新、场景创新、数字化技术设施迭代升级,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到56.6%。由此可见(        )
①发展高水平对外贸易需要提高科技创新的贡前率
②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③数字经济有利于增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
④我国构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中国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积极在沿线国家建设经贸合作区,与沿线国家签署自贸协定,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已超1000亿美元。这说明我国(     
①利用外资的能力日益增强
②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
③“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④放宽贸易与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7-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